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 一百六十七 章 跨国谈判的暗战 (1/1)

新加坡智慧城市署的会议室里,空调冷得像块冰砖,林夏夏盯着对面的陈景辉署长,指甲轻轻抠着桌角。合同上那行“数据管理权归新方所有”的黑体字刺得她眼睛疼,比上个月在深圳工厂熬通宵时的电焊光还刺眼。

“陈署长,数据安全是我们的命根子。”她把笔往桌上一丢,笔帽弹起来又落下,“您要是担心隐私,我们可以开放实时监控端口,但管理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陈景辉的手指在文件上敲得咚咚响,像在敲一面破鼓:“林女士,新加坡的法律摆在这里。你们技术再好,也得按规矩来。”他背后的落地窗外头,滨海湾花园的大树被晒得蔫巴巴的,叶子卷得像薯条。

市场总监王鹏刚要开口,林夏夏踢了他一脚。她调出电脑里的地图,红点密密麻麻铺满欧洲:“您看,欧盟那边我们都是本地存储,区块链加密,您要查随时查。”

正说着,秘书慌里慌张跑进来,差点摔个跟头:“署长!灌溉系统全坏了!暴雨马上就到!”

陈永年浑身湿透,像从水里捞出来的,正跟阀门较劲。年轻工程师抱着电脑大喊:“传感器全歇菜了!这老系统早该换了!”

陈永年转头瞪他,白头发滴着水:“换?这铜阀门是1965年的老手艺,你们那些破传感器能配得上?”

林夏夏蹲下来,摸了摸阀门上的花纹,想起李明辉昨晚说的“传统数字化”。她掏出手机,屏幕跳出三个选项。“试试这个。”她把手机塞给陈永年,“能自动调水量,也能手动掰阀门。”

老人皱着眉按下去。阀门慢慢转起来,仪表盘上蓝光一闪一闪。外头暴雨噼里啪啦砸屋顶,陈永年突然喊:“跟我阿爷当年教的一模一样!你们咋做到的?”

“翻了图书馆的老胶片。”林夏夏把平板递过去,上面是泛黄的手绘图纸,“但还得您来调参数。”

陈永年的手抖得厉害,突然抓住她手腕:“这些早被白蚁蛀烂了,你们从哪弄的?”

“国家图书馆的微缩库。”林夏夏笑了笑,“科技不是要毁了老东西,是让它们活过来。”

clock指向凌晨两点,咖啡壶早空了。陈景辉揉着太阳穴,看看林夏夏,又看看陈永年:“数据的事,你们能不能让一步?”

“不能。”林夏夏推开咖啡杯,“但可以成立委员会,你们占51%。”

王鹏急了:“这跟没让有啥区别?”

陈永年拍桌子:“我支持她。”他掏出个破笔记本,“他们连1934年的暴雨都算进去了,这样的团队信得过。”

陈景辉盯着老人,突然笑了:“行,成交。但灌溉系统得留手动阀门,当文化遗产。”

林夏夏起身握手,摸到他掌心的茧子:“成交。我们还能加AR导览,扫码就能听故事。”

天亮了,陈永年抱着个木盒子追出来。盒子里是个雕花传感器,藤蔓里嵌着小灯:“我阿爷做的阀门模型,给你们当外套。”

“太贵重了。”林夏夏摸着纹路,灯一亮,新加坡河的影子投在地上。

陈永年红了眼:“对不起,之前不该骂你们。我怕老东西被你们的代码挤没了。”

“不会的。”林夏夏把盒子放进包,“每个老物件我们都标了文化标签,跟您保护阀门一样。”

飞机嗡嗡响,林夏夏拆开盒子,底座刻着“和而不同”。手机震了震,李明辉发来视频:草原上的灯光跟着跳舞,像流动的篝火。

“夏夏姐,肯尼亚长老要加祈雨仪式的元素。”他的声音透着兴奋,“但得用真雨水数据调颜色。”

林夏夏看着窗外的云,想起老妈在成都用手环学变脸。点开新加坡的数据:能耗降了23%,好评98%。

“告诉他们,派气象组去记录雨季。”她打字很快,“下一站,内罗毕。”

阳光穿过云层,照在笔记本上,上面写着“非洲联盟合作”。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木雕,笑了——这仗从来不是比谁技术狠,是怎么让老智慧和新科技手拉手走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