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一章 废除太子?我皇长孙不答应(求收藏!) (1/2)

大明永乐年间,应天紫禁城早朝。

满朝文武屏息肃立,永乐皇帝朱棣拍案而起,怒视着太子朱高炽。

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太子,竟在鞑靼犯边之际毫无对策,更让他恼怒的是朱高炽纵容臣属结党营私,朝堂风气日渐污浊。

身为储君,既不能替朕分忧,又无法整肃朝纲,朕今日便要废除你的太子位...

朱棣话音未落,忽见太子身后闪出个少年身影。

且慢!皇爷爷为何要废我父亲?

说话的是年仅十二岁的皇长孙朱瞻基,他从未在朝堂露过面,此刻却直面天子目光。

殿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这个皇孙在燕王府出生时,他正筹划靖难之役,特意命人将襁褓中的婴儿抱到军帐中抚摸。

可随着朱高炽体态臃肿、怯懦寡断,连带这个孙儿也渐渐淡出他的视线。

司礼监掌印太监郑和尖着嗓子喝道:大胆!

作为朱棣心腹,他怎会不知皇上今日动了雷霆之怒?

这一声呵斥既是震慑,也想借机敲打平日与自己作对的太子党羽。

朱瞻基猛然转身,少年稚嫩的面庞却透着一股凌厉:阉人也配在天家面前放肆?我大明江山姓朱,便是贬为庶人,我朱姓血脉也胜过你百倍!这朝堂之上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这话如惊雷炸响,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郑和自知犯了大错,慌忙叩首,后背已被冷汗浸透——皇上若借此发难,自己怕是性命难保。

朱高炽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膝头发软几乎要跪倒。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这个长子平日里最是循规蹈矩,今日不知哪来的胆量顶撞皇爷爷。

正要开口请罪,却听朱棣先开了口:你说朕凭什么废你父亲?倒要听听你的道理。

就在半个时辰前,朱瞻基刚穿越到这个身份,还没弄清状况就激活了系统任务:阻止太子朱高炽被废,成功奖励三千神机营精锐,失败则魂飞魄散。

他强压下内心慌乱,余光瞥见汉王朱高煦嘴角的冷笑。

这位二叔在永乐朝战功赫赫,一直觊觎太子之位。

此刻他上前一步,假意劝道:父皇息怒,皇兄近日沉迷佛道,王府属官连日不得见,想必是疏忽了军情奏报......

看似求情,实则暗指朱高炽不理政事、不配居太子位。

朱瞻基心头一凛,终于明白缘由。

朱棣亲征漠北失利,鞑靼趁机犯边,朝堂上几个皇子应对皆不得体,而朱高炽因王府宦官贪污案本就失宠,几桩事凑在一起才触怒天颜。

父亲近日染了风寒,又遭奸人构陷,一时思虑不周。但儿臣知晓,父亲早有破敌良策!

朱瞻基直视朱棣,掌心已被冷汗浸透。

朱高煦立即冷笑:朝堂众臣皆无良策,小小黄口小儿莫要信口开河。若拿不出对策,便是欺君之罪!

这话将朱瞻基父子逼入绝境——说不出对策是死罪,说出对策则得罪满朝文武。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望着朱棣眼中若隐若现的期待,知道成败在此一举。

大殿内数百道目光如芒在背。

……

话音未落,十二岁的皇长孙朱瞻基突然从父亲身后抢出:二叔何时成了朝廷主心骨?皇爷爷尚未发话,你倒急着替天家做决定?

殿内顿时死寂。

朱高煦的脸涨得通红,这位战功赫赫的王爷平日里最得朱棣宠爱,何曾被小辈当众顶撞?

他怒喝:乳臭未干的小子!抬手便要挥掌,却见朱棣猛然拍案:放肆!这是你撒野的地方吗?

内阁首辅杨荣见状立即出列:陛下,既然皇孙言之凿凿,臣等正为边务焦心,不妨一听?

他瞟了眼朱高煦难看的脸色,心中暗笑——王爷平日里骄横惯了,今日倒被个孩童将了一军。

朱棣眯起眼睛看向朱瞻基:你当真有破敌之策?

朱瞻基瞥见朱高煦腰间那枚羊脂玉螭纹佩,当下朗声道:若能解鞑靼之患,孙儿斗胆请二叔的螭纹玉佩作彩头!

朱高煦暴跳如雷:朝廷大事岂容儿戏!却被满朝文武的目光逼得进退两难。

他若不应,便是怯弱;若应了,又恐着了这小子的道。咬牙切齿道:好!若你拿不出法子,就提头来见!

朱瞻基转身朝英国公张辅一礼:敢问国公爷,瓦剌部马哈木与鞑靼阿鲁台是否素有仇隙?我大明在漠北布下的暗桩,此时该派上用场了吧?

这话一出,张辅瞳孔骤缩——这些绝密军情,皇长孙如何得知?

张辅立即领悟,抚须道:陛下,鞑靼与瓦剌本就貌合神离。若暗中资助瓦剌,挑起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