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温婉刚转身迈出两步,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缓缓回过头来,脸上依旧挂着温婉的笑容,可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坚定。
“县太爷,小女子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魏温婉轻声说道,语气虽是询问,却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
赵德才心里暗自叫苦,脸上却还得维持着客套,强颜欢笑道:“夫人但说无妨。”
“我知道赈灾事务繁杂,其中难处不言而喻。不过如今百姓们满心期待,他们每日都在翘首以盼能早日恢复往日生活。”魏温婉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忧虑,“若此时因为流程繁琐、核对细节而拖延公布赈灾进度,怕是会让百姓们的希望一点点磨灭,从而心生不满。”
赵德才干笑两声,试图岔开话题:“夫人,这赈灾之事,远非您想象的那么简单,诸多环节环环相扣,急不得,急不得啊。”
魏温婉却没有理会他的推诿,继续说道:“县太爷,我听闻邻县此前也遭遇灾荒,他们在赈灾时采取了公开透明的方式,每日在集市张榜公布赈灾粮的发放情况,不仅让百姓们心中有数,还得到了上级的褒奖。咱们临川县若能效仿,既能安抚民心,又能为日后其他事务的开展树立良好典范,何乐而不为呢?”
见赵德才依旧面露难色,魏温婉话锋一转:“当然,我也深知县太爷的顾虑,账目核对确实需要严谨。不如这样,我认识城中几位精通账目的先生,他们为人正直、做事细心,若能请他们协助核对,必定能加快进度,也能保证不出差错。费用方面,我愿一力承担,只为能帮县太爷分忧,为百姓做些实事。”
这一番话,软中带硬,既给足了赵德才台阶下,又将他的退路堵得死死的。赵德才心中暗自恼怒,却又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思量再三,他只能无奈点头:“既然夫人如此热心,本县也不好再推辞。那就按夫人说的办,只是还得麻烦夫人去请那些先生,本县这边也会尽快安排相关事宜。”
魏温婉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脸上却依旧保持着端庄的笑容:“县太爷客气了,能为临川县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我这就去安排,相信在县太爷的领导下,此次赈灾事务定能圆满完成,百姓们也能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告辞离开县衙后,魏温婉脚步匆匆,她知道,虽然暂时逼得赵德才松口,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她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在赵德才反应过来之前,将一切安排妥当,为萧启送出证据争取更多时间。
魏温婉离开县衙后,一刻也不敢耽搁,径直前往城中德高望重的林老先生家中。林老先生曾在朝中任过职,如今虽已致仕还乡,却依旧心系百姓,在城中颇具威望。
见到林老先生,魏温婉恭敬地行了晚辈之礼,而后将临川县赈灾的种种情况以及自己与赵德才的周旋一五一十地告知。林老先生听完,气得胡须直颤:“这些贪官污吏,竟如此胆大妄为,置百姓生死于不顾!魏夫人,老夫定会全力相助。”
有了林老先生的支持,魏温婉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另外几位精通账目的先生。在她晓以大义、诚恳相邀下,众人纷纷答应出山协助核对账目。
与此同时,赵德才在县衙内如坐针毡。他深知魏温婉这一招厉害,一旦账目公开,自己贪污的罪行极有可能败露。他赶忙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对策。
“大人,万万不可公开账目啊,一旦公开,咱们做的那些事可就瞒不住了!”师爷焦急地说道。
赵德才脸色阴沉,狠狠地一拍桌子:“我当然知道!可那魏温婉步步紧逼,如今又请了林老头和那些账房先生,若再拒绝,恐怕难以服众。”
这时,一个幕僚凑上前,小声说道:“大人,要不咱们在账目中做点手脚,把亏空的部分伪装成合理支出,再买通那些先生,让他们帮着圆场?”
赵德才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觉得此计虽险,但眼下也别无他法,只好点头应允。
几日后,赈灾账目核对正式开始。林老先生和几位账房先生围坐在县衙的书房内,仔细地翻阅着一本本账本。魏温婉则在一旁密切关注着众人的反应。
起初,一切看似顺利,账面上的数据似乎都能说得通。然而,林老先生毕竟经验丰富,很快就发现了一处疑点。一笔巨额的粮食采购费用,却没有详细的供应商信息和进货凭证。
“这是怎么回事?如此重要的采购,为何没有相关凭证?”林老先生指着账本,严肃地问道。
负责记录账目的师爷脸色微微一变,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匆忙之下未能及时补齐凭证,过后定会补上。”
林老先生冷哼一声:“如此大的数额,关乎百姓的救命粮,岂能如此草率?”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魏温婉不动声色地给身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悄悄退出房间,不一会儿,便带着几个百姓代表走了进来。
“县太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