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还让爸妈别浪费钱让她复读了,看她这样沉迷电视,肯定是考不上高中的。按照妈妈的话来说,三姑父会对她有这么大的偏见,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家那两个从小就被夸聪明伶俐的孩子都去读了职校。她李清乐一个整天闷不吭声的人,居然想要考高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管他是处于什么样的心理说出的这些话,李清乐都无法接受。这不大不小的事就像一只苍蝇卡在她的喉咙,重不至死,却也一阵一阵的恶心。这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期最喜欢小题大做的孩子来说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像李清乐这样从小就内向敏感的人,她一般不会轻易地说出自己的不满,只会默默记在心里,时间一长就成为了心结。
李清乐也知道死者为大,他们好歹是亲戚,况且他才四十几岁就走了,她还计较这些做什么呢。吃完最后一顿饭,爸爸就回家去了,妈妈和李清乐一直待到下午才起身回家。路上,李清乐有些担心,
“妈,三姑不会有事吧?”
“应该不会。”
妈妈沉默了一下,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补充道:“以后你三姑饿日子难熬了,三姑父突然把他们几娘母丢下,你表哥表妹还在读书,以后没有人出去赚钱了。”
“表哥表妹也只有两年就职校毕业了,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去打工了。”
“话是这样说,但是三姑才四十几,还那么年轻。等你表哥表妹结婚了,就剩她一个人,那么长的时间她一个人怎么过喔。”
“也是,三姑和三姑父感情那么好。”
妈妈突然笑了,“好?三姑差点被三姑父打死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李清乐有些意外,在她的印象中三姑和三姑父一直都是很甜蜜的。三姑干活麻利勤快,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三姑父幽默风趣,还能赚钱。偶尔拌嘴,三姑父也能轻松地把三姑逗笑,李清乐每次去到他们家听到最多的就是笑声。打架这种事,她从来没有在他们家看见过,所以她一直都很羡慕表哥表妹。
要不是今天妈妈和她说起,她都不会知道三姑的故事。
三姑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从出生的时候就身体不好,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清秀文静的,要说她有什么让人惋惜的,那就是她有一口龅牙。不过瑕不掩瑜,她乖巧听话又能干,那时候为了多挣点公分,她饿着肚子都干活,学习也不错。也是因为这样,有很多人都想要娶三姑,其中还有很多长相帅气的男生,这可把其他姑娘嫉妒坏了。
在一众追求者中,三姑看上了外村一个痞二小子,他们偷偷谈了两年的恋爱。奶奶发现之后把三姑打了一顿,她不允许三姑嫁给一个家里揭不开锅的混小子。
要知道,在家里没有人可以挑战曾经是乡长的奶奶,她的话是最不容辩驳的,爷爷也只能听着。更不要说三姑性情本就柔弱,被奶奶这一顿收拾,立马就断了和那个男生的来往。
想要好好读书也是不可能了,爷爷去世之后,家里少了一个挣公分的壮劳力。于是,奶奶一声令下,所有姑娘全都回家干活了,就留了家里唯一一个儿子读书,也就是李清乐的爸爸。
姑娘们一旦离开了学校,嫁人就是她们唯一的出路,三姑也不例外。等三姑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奶奶和媒婆就给她相中了一个小伙子。他也是外村的,离三姑家还挺远,大概有个三四公里的路程。他也是家中的独子,上面还有几个姐姐。家中吃饭的嘴是有点多,但是家庭条件还算好,至少不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小伙长得也端正,勤快,能说会道的,刚好和三姑互补。在大家的极力撮合下,三姑也就嫁过去了,三姑和三姑父就此成了家。
刚成家的小两口还是比较和谐的,男主外,你主内,三姑父的家人也都比较平和,没有那么的尖酸刻薄。他们的矛盾爆发是在有了孩子之后,两个孩子的出生让这个家渐渐有些吃不消。不可否认三姑是干农活,打理家庭的一把好手。但是一个大家庭不是只有饭吃就可以了的,要把两个孩子抚养大是一笔不可计算的巨大开支,更不要说农村一年到头还有走不完的人情往来。
三姑是典型的传统农村妇女,那时候她还没有出去赚钱的意识。一大家人就等着三姑父一个人挣钱,沉重的负担压垮他只是时间问题。贫贱夫妻百事哀,本就没有感情基础的两个人为了钱隔三差五就砸锅摔碗,吵得面红耳赤。
在一个黄昏,他们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三姑父干活回来,发现家里空无一人,晚饭也没有做。又累又饿的他站在门口就扯开嗓子喊了起来,
“李文晴!李文晴!”
“阿晴去打苞米了。”
邻居被他满是火药味的喊声吓得赶紧跑出来,看来这两口子又要干架了。
三姑父黑着脸跑到了打苞米的地方,果然看见了三姑,她正和同村的婶子们说笑,他气不打一处来。
“李文晴,你在搞什么?饭也不做,等谁做呢?”
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