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让梦想成为现实 (4/6)

但具体考试结果和名次,要一个月以后才出。三试的人一共有100来个。但只有排名在前26名的人才能够被录取,其中有13名女生13名男生。也就是说,我需要排名在前13名,才能有机会被录取。

一切归于平淡。我们坐上了返回家乡的航班,静候未来。阿甘通过了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的三试,也有机会被录取。刘导则是最不幸的,没有通过任何一所他报考的学校,尽管他看起来很轻松,但心里一定不好受。

四月,我们返回了校园。我带着不幸与幸运,与周边的同学分享着。即便没有完成心中的梦,我们的精神依然征服了不少人。许多不认识,不知名的同学会给我发私信,发一些很长很长加油鼓励的话。希望我梦想成真。看着那些话语,我很感激。

五月,某天。

艺考成绩公布,我拿着准考证上网查询。父亲也在我的身旁,最后点开一看。我是专业排名第15名。

第15名,就是说,我离进入中传还差两个名次。此时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我梦想陨落,不被录取。二是排名在我之前的同学,有的文化分不够,有的去别的学校。在这种条件情况下,我就有可能顺位进入到中传。

阿甘北电落榜了,好在中戏排名第70多名,还能够上专科院校。

在报考志愿大学的那天。我与父母一同商量到凌晨两点。父母也在给各种朋友打电话,询问报考意见。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填报了三所院校。

第一志愿,警官学院。第二志愿: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志愿:一个不知名的保底院校。我将三个志愿填入到计算机里提交了。之所以这么选择,实则是怕中传落选,那样的话我起码还有其他大学可读。提交完志愿后,还允许有三天的时间调整修改。

这三天对我来说辗转难眠,父母也是如此。依然在不停的电话联系询问。

到了确认志愿的最后一天,我与浩嘉诉说着苦衷。因为他信奉基督教,就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我到教堂虔诚祷告,祈祷上帝保佑我实现我的梦想。何妨不试一试呢?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决定前往当地唯一一所教堂,父亲也与我同去。

那天下午,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到基督宗教圣地,心中有莫名的神圣感。恰巧遇到了唱诗日,我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那些虔诚的人们。待结束以后,我与父亲走到神父面前,将我的想法诉说了一通。神父听闻若有所思,拉住我的手并告知我一同祷告。

“神啊,敬爱的父,希望您保佑我的梦想能够得以实现,这是我唯一的心愿,若能如此,我将不甚感激。奉主耶稣的名,阿门!”

父亲也在我旁边一同低下头默默的跟随祈祷着。我想此刻他也如同我一般,希望我的梦想成真。

走出教堂后,我和父亲相互对视,此时我们明白了一件事—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哪怕重头再来一次呢?”父亲看着我。

在收到父亲的眼神指示后,我骑车飞驰到校园。将其余两个高考志愿删除。留下了唯一的一行字。

第一志愿:中国传媒大学。

那一天,我有着无比畅快的心情。虽然有着风险,但如果梦想不能实现,那还有什么意思?不能作一个斗士,那我也宁愿血洒战场。大不了就是一切甘于平凡。

甘于平凡,或许我的人生词典里还轮不到它出现。

高考的前一个星期,学校宣布大扫除放假。

最后一堂课,我们像青春片段那般,老师进行了最后一次点名。全班一同整齐的唱了最后一首歌。所有人啜泣掩面。为青春宣告结束。当天的晚自习,全年级的人都站在了阳台走廊上,将曾经的作业本撕坏,破碎。接着使劲仍到空中,任风将它吹落。整个学校下起了“书本雨”,风中不断响彻着“高考加油!高考加油!”

我挑选了几本作业本留作纪念,并再看了看书本首页写着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我要响彻。在这样想着的时候,竟有低年级的同学到班级里来和我讨要我的书本作为加油打气的信物。或者这是一种精神激励的方式。我很大方的赠予了她们。

随后,我像阳台上的那些人群一样,将剩余的书本扔到空中,那一刻,流水夺眶而出,随之呐喊着:“高考加油!青春啊!”

“加油,亚启航加油!”“梦想!表演系!”

这是从楼底扩音喇叭里传来的声音。我反复不断听到这个声音,我低头往教学楼下寻觅着,原来是高一,高二年级的师弟和师妹们,应该是默默“仰慕”着我的人吧。其中一个人的手上拿着扩音喇叭,朝我的方向不断挥手。尽管这些人被淹没在堆积成山的书海里,也一直不断拼命呐喊着。那又是像电影一般的情节,我充满了无限感叹。还来不及反应,手机又响起陌生人的信息,是一位学妹发送给我的。

“学长,可以到操场来一下吗?我有些东西想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