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21章华夏千年,预言真相2 (2/2)

>

“再者说来,那些引发谶纬的事物,比如铭刻在岩石上的铭文,难道不也是珍贵的宝物吗?

这些神秘之事给史书增添了不少趣味,同时也是各国先驱者们探索未知世界留下的足迹啊。”

米芾:说得好听!依我看这会议的重点不在谶纬而是显皇权。

预言什么瑶谶图谶,不过是君王用来安抚人心的幌子罢了。

晁补之:文才兄(对米芾的称呼),言辞过于尖锐。然,司马昭之心,隶可洞悉,何必言之?相由心生,念由人转。或许章帝真有探究真理之心,非仅为威慑众口。

张景修:章帝想听听儒生的意见,收集歌谣铭文等信息,或许是对庶民生活的一种了解吧。镜中花水月,各人眼中不同,何必执着于表面故事呢?

【比如说秦朝末年的王秦者胡,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运书籍,这些都属于是谶纬之学的范畴。】

【那汉章帝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预言学呢?】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叫做受命于天的概念。】

【在谣言沉重、战争不断的古代社会,作为一个君主,该怎样才能让百姓心甘情愿的重服自己呢?】

【只有武力不可能维持长久的统治,使用仁政,那帝王的权威就要大打折扣。】

【对于帝王来说,皇权不是其统治的核心,由皇权所形成的威慑力,】

【才是帝王能够掌控天下的基础。】

【但问题就是,在信息闭塞的古代社会,怎样才能让这种威慑影响到整个天下呢?】

评论区

————生产资料平民化在推动社会发展

————感觉就跟股票似得,大家相信,然后做出对应的行动,最后真的实现了……

————赢的人有理由,输的人也有理由,赢的有人信,输的没人信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看到天幕上的画面,

都说出来自己的感悟。

祁老老农民:“诸位,你们听说过‘王秦者胡’没有啊?那是上天的意思,我觉得汉章帝研究这个,是想知道天意如何。在他治下种田的地也多了些雨水,收成也不错。皇命难测,但我们底下农小民只希望老天爷给我们好日子过。”

年轻的书生李书生:“正所谓‘授命于天’,非是皇帝的座位一坐就安稳了。汉章帝大概想从谶纬之中,寻找统治的正当性吧。在那些书籍中理清人心,也让自己心有所依。”

赵寡妇:“统治者是否用‘谶纬’来服人,我倒是不知道...我只晓得,日子得紧着过。如果这些预言真是个幌子,咱们普通百姓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讨生活。”

铁匠牛:“皇权不就是皇帝的威严么?这和他的权威没关系吗?咱们这些力气人,管不了那些庙堂上的诸侯,只问这把铁锤,一锤子下去,敌人的兵器就是我们的了。”

兵马老宋:“皇权是物件,威慑才是用得上的力量。君王巡游,就是在用‘威慑’告诉天下:‘我还是那个当家的’。至于百姓甘不甘心,咱战斗的人,只管听从命令。”

术士朱:“对于帝王来说,在信息闭塞的古代,用银两买来的谶书就能买来民心。普通百姓,只要你能满足他们心里的那点小迷信,他们就能对你服服贴贴。”

郭大娘:“我倒觉得啊,谶纬之学说不定就是些骗子蛊惑人心的玩意儿。还真以为谁能命令上天?真正的智者,会寻思什么时候种庄稼,怎么让孩子吃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