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临近大事,禾策反而觉得越无事可干,他带着春官参观禾方,如数家珍一样,把禾方城区走了一遍。
禾方又叫鬼方,是一座特殊的城池。
它原本是几个相邻的城邑,被禾氏一一夺取,从而连成了一片。
因为面临北方来的威胁,游牧人车少马多。
他们一旦进攻,移动很快,东边打不下来,很快就到了西边,你把有限的兵力移动到东边的城邑,西边的城邑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会被游牧人分割击破,即便是救援,也给游牧人围点打援的机会。
而且他们来了,发现有城墙进不来,能依靠马匹的机动性,把城廓周围几十里给你蹚一遍,周围的人跑都跑不掉。
禾方为了应对游牧人,就根据地形特点,绝山塞河,在险要处设关隘,从而把这些小城邑连成了一片,同时也把城池以南的区域给保护上了。
所以从面积上论,这座城是一般诸侯方国所不具备的大城。
城内原本那些小城邑的土墙没了什么用,就在恶风的侵逐下被风化,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看着蛮有特点。
有那些保存较好的,成段的,厚实的,还会有孩子爬上去,扮演守城作战的游戏,从上面蹬下来大片、大片的黄土。
禾策作为掌籍官是合格的。
他能把每一段演变都能讲清楚。
为首的女乐师很是意外,只一天的相处,就改变了对禾策的看法,时不时有额外想了解的,她还会让子姬询问禾策。
禾策和子姬二人的友谊剧增。
只是除了南宫之外,有两个人特别奇怪。
春官女裳,作为少女,动不动像条小尾巴一样跟上来,你一女眉,跟着两个少男单独行动?
另一个就是子夏,也是的,你是少男,你想来一起玩就一起玩,大家认识一下,是不敢靠近,又对禾策恶意满满……
带着他们兜兜转转,禾策也有意识地把重要的官衙,甲士驻地和仓廪看一遍。
按说禾方这种小方国,甲士无所谓驻地,有训练场合和集结地就行了,但别忘了,游牧人从发现到抵达太快。
如果你不设军营,国君找族伯,族伯找甲士,等你汇聚成军,就是仓促应战了。
而且公子基从凤鸣回来,是被雍侯派兵送回来的。
他手里有2000人,说是他自己的人,实际上有雍侯支援他的数百人和帮他编签的千余外军,同样要有地方驻扎。
不过现在,多数军营已经人去楼空。
大老远看过去,可以看到留鸟们落下飞起。
走访了两天,晚上回到乐坊,禾仲的人在,说是听说朝歌来了春官,要在禾仲的府邸宴宾,同时不忘让禾策参加。
禾策想都不想就判断宴无好宴。
他派人去问了一遍,果然如此,禾仲都没说让宗伯参加,那么让自己去,不合情理,没有合理的理由。
略作推演,你能得出这样的假设。
他禾仲把禾策想办法弄去,杀掉或者关起来,禾策的心腹则把禾业杀掉,这结果对他而言,没那么糟糕,竟然是个不错的结局。
虽然禾策有这样的疑心病,但并没有拒绝。
禾策回去准备了一下,在冬日的衣袍内套了一身皮甲。
他又检查了一下短剑,在衣物内侧挂了羊角匕,挑了十几个好手,又让人跟颇和申豹说一声,让他们再找些人接应。
去跟子姬他们汇合。
到乐坊,结果女师不愿意去。
她是个守规矩的周官,觉得接受权贵宴饮,会影响她采风的公正性,令禾策由衷感到尊重。
但禾仲显然怕采风对他们不利,他派的人就等在乐坊,逼迫雅裳,让雅裳说没有食物了,提供不了吃的云云。
雅裳偷偷给禾策要主张。
禾策心里冷笑。
因为颇刚刚收到信鸽传递的消息,伯武他们已经成功伏击了乌洛的商队,连人带货物劫掠走,并故意放人逃走,回城报告消息。
鸽子比人更快。
所以禾策的消息先到的。
以禾方对服远的畏惧,禾仲接到消息,马上就会行动,会不会亲自带兵出城还不知道,但他的宴会一定会中断。
禾策给雅裳点了一下头,匆匆上去,站在女师房间外,劝她说:“女乔先生,小子觉得,仲叔这边既然请我们赴宴,您是应该去的。子策知道,您怕影响了采风的立场,但今天您也看到了,冬日马上就要来临,这几天已经有了白毛风的苗头,由于公子基搬迁凤鸣,城中人心思动,子策想借仲叔宴饮,谏言几句。”
女师语气平和:“子策你打算谏言何事?”
禾策说:“禾方冬天风大雪大,城中宅地多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