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八章 (1/1)

我眼前的景象变得清晰了起来,我看见了张府,父亲母亲、大哥二哥。看见了孩童时期的我。看见了母亲正在缝制萝裙。骑在父亲肩上不肯下来的我,笑意吟吟的父亲。哥哥手里还拿着我最爱的枣泥糕。院外的梨花花瓣适宜的随着风飘落,静谧美好。

好幸福。我这样想着。

我还看见了许多人,他们脸上表情各异,我不受控制的开始快速回忆了我的前半生。这是母亲说的走马灯吗。应是了,据说油尽灯枯的人才会这样。

眼睛开始模糊了,仅存的一点意识似是被风吹走,动弹不得。直至最后,我看见了我思念许久的家人。我淡淡一笑,重重的倒在地上。耳边是碗碟落地破碎的声音,夹杂着撕心裂肺的叫喊。

“娘娘!娘娘!醒醒!来人啊!救命啊!!”呦呦跌倒在地将人抱在怀里。几乎用尽所有力气嘶吼,清冷的禁宫中才匆匆来人。

太和十五年三月初五,泽容皇后,薨。

----------------分割线-----------------

满宫内上至两宫太后,下至嫔妃都赶到凤仪宫内。宫女太监皆跪在殿外。惠婕妤悲伤过度哭到晕厥被宫女搀扶下去,景妃跪在床榻,声音颤抖控制不住的颤抖,似是有些不相信的质问:“前几日不是一直都说好好的。怎会如此突然...”

“回景妃娘娘。”呦呦泣不成声:“太医方才说是人回光返照前的征兆。娘娘走之前还让我去拿她最爱吃的枣泥糕,不过一眨眼的功夫,我回来便看到娘娘...倒在...”呦呦啜泣着,头重重的往地上嗑。景妃闭眼长叹。

“母后...”鸾阳摇着榻上沉睡的人,哭闹不停。“母后不要睡了...看一下鸾阳...前些日子母妃说鸾阳又长高了...母后...”

太后示意把公主带下去。鸾阳哭闹着不肯撒手。一时间殿外传来幽幽悲切。内侍官高喊着:“皇上到。润妃娘娘到。”

皇帝脸上止不住的疲态,紧抿着的嘴唇。似是走路都有些不稳。华太后有些不满道:“皇后薨,两宫太后至、后宫嫔妃至,为何润妃迟迟不来,可还把宫规放在眼里!”

润妃有些颤抖的跪在地上:“太后恕罪!”求助的眼神看向皇帝。

“太后...”皇帝张了张嘴。还未说完便被打断。

华太后道:“国母薨,润妃迟迟未到,后宫之事哀家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帝对你宠爱,你便要做到温顺贤良,不争不抢。莫要恃宠而骄。”“不敢。”润妃低下头,眼中似有泪花。

“这一生哀家见过太多不敢,润之这孩子养在你身边实属不妥,待国丧后,送到哀家身边罢。”

“太后!不...”润妃有些激动道。

“传朕令,昭告天下。泽容皇后丧期许其家人进宫服丧,入妃陵之首,与先皇后同列。赐千两黄金抚恤张府。皇后凤印交予华太后保管。服丧期不得着华服艳饰,忌荤腥。除两宫太后外,皆至法佛寺诵经跪福三日。”顿了顿,看向景妃:“景妃着晋贵妃,暂理六宫事务。”

语毕,皇帝看向榻上的人,眼中似有不忍。

润妃无力的瘫倒在地上,众人皆:“是。”

出殡这日,楚宫迎来了最后一场大雪。悠长悲怆的锣鸣,高挂的白巾,满地飘飞的纸钱,沉重的棺椁。

这看似不如意的结局,或许对张家那女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张菀宁之父自请留于张府颐养天年,其母因伤神过度犯了心病一卧不起。长子燕需承爵永驻边疆,其二子鹤瑜留驻京中赡养二老,以示慰藉。

太和十五年七月初一,温桀只身一人至梅园。屏退了所有宫人。

“皇上,今儿暑气大,不宜久留。”一旁的公公道。

“无妨。”

几月来,皇帝未曾去过后宫。连润妃也不曾面见过圣颜。除了每日的早朝,批阅奏折。闲暇时就到梅园坐一会儿。不知是哪个耐不住日子的嫔妃自请要面见皇帝,皇帝大怒后。无一人再敢犯上。

夏季的梅园无风光,除了光秃秃的树枝什么也没有,石板被烈阳晒的滚烫。

今日是先皇后的生辰。

太和十六年一月,大臣劝诫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后,就连华太后也上了书。为保家国太平应立后。统统被皇帝驳回。

二月,降雪,梅园的花都开了,皇帝至,内侍官识趣的退下。

“备纸笔墨。”

“是。”

那人在亭中坐下,笔下的少女笑靥如花,梅香暗涌。皇帝道:“南枝独有花。”

-----------------------完--------------------------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