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四章:无力回天 (1/3)

灵帝在登基后,三方势力就朝政大权进行过争夺,但不是三方混战,而是二打一,这次是陈蕃(士人)和窦武(外戚)私下里联合起来对付宦官。

可惜计划还没来得及执行,便惨遭泄露,宦官们得知后立刻连夜召集人手进行反击,陈蕃、窦武等人匆忙应对,但已为时已晚,最终全军覆没。很明显在执行力上,士人和外戚跟宦官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不久之后,宦官们发现,即便他们把窦武、陈藩那帮人消灭后,好像并没有起到什么震慑作用,士人们依旧前仆后继的跟他们对着干,对于这点必须给予沉痛打击,于是第二次“党锢之祸”来袭。

宦官在恒帝时期发起了第一次“党锢之祸”,当时一共抓捕了二百余人,里面有地方官,有读书的学生,还有朝廷官员,但由于在审讯中牵扯出了很多宦官子弟,本着事情闹大,自己这边逃不掉的原则,宦官们干脆顺水推舟,做个好人,劝说恒帝释放了这些党人。

这次流程跟第一次差不多,但效果比第一次要更好,这次一共抓捕了七百多名党人,其中处死一百多人,其余的不是流放就是免官或者监禁。当然平日里有私人恩怨的,宦官们也趁此机会公报私仇,一并逮捕。士人集团欲哭无泪,只得暂且修生养息,等待时机予以反击。

难道灵帝就不管吗?在我看来,不是不管,而是没空。

灵帝为了能更好的陶冶情操,下令建造了一座名叫“西园”的宫殿,供自己日常消遣娱乐。但玩着玩着没多久灵帝就发现不好玩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钱,毕竟材料、人工、吃喝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没钱怎么搞?

那段时间,灵帝整日愁眉苦脸,嘴里还常常念叨恒帝花得太多,不知道留点给他,于是摆在他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能赚到钱,后来在母亲董太后和手下的建议下,最终决定,通过卖官来实现。

怎么卖?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年薪四百石的官,那就要花四百万钱来买,二千石的官是就要二千万钱来买,意思就是卖官的价格是官员年收入的一万倍。真可谓是一本万利。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视同仁,富人大手一挥,想买什么官直接交钱就行。但穷人就不一样了,想买没钱怎么办?这个朝廷也考虑到了,允许你先上任,之后有钱在补上,当然价钱嘛可就要翻倍了,毕竟你是先上车后补票,多出的那部分就相当于是利息了。

但并不是所有官都能买到,比如三公九卿这种等级的高官就不能,一旦公开售卖,不但有损皇家形象,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可对于灵帝来说,万物皆可卖,

唯独皇帝不能卖,为此他专门想出一招,明面上不声张,暗地里悄悄卖,找来周围的宦官、奶妈充当自己的销售员,规定卿卖五百万钱一个,公可卖一千万钱一个,相对而言,要比公开售卖的更加便宜,一旦交完钱,第二天灵帝就上朝宣布任命,从不拖延。估计需求量大,后面还拓展了新业务:卖关内侯(世袭制),五百万钱一个。正所谓明码标价、你情我愿、童叟无欺是也。

卖官贩爵一经推出,生意异常火爆,为此灵帝专门在西园里建造了一个仓库用来存钱。有钱了,自然可以玩得更潇洒了,除了在西园里加大投入建设以外,灵帝在后宫中还修建了许多商铺,这倒不是为了准备创业,其目的只是为了体验一下老百姓在民间集市买卖的感觉。看到主子玩得不亦乐乎,一向阿谀逢迎宦官们自然也迎合而上,不仅送给灵帝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于他们来说,哄好皇帝,天下就是我们的。

此时的东汉王朝在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早已变得腐朽不堪,就如同一块朽木,经不起任何雕琢,只期待能够维持现状平稳前进,但现实往往总是残酷的。

毁灭的开始

灵帝在卖官卖到手软的同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买到官的人上任后要做什么?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于他们而言,目前还不是点火的时候,搜刮民脂民膏才是首要任务,毕竟花出去的总得想办法挣回来,至于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还是以后再说吧。

于是他们带着手下去往农民家里,却发现家家户户空无一人,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也都是老弱病残,本着能收一点是一点心态,从大到国家兴亡,小到支援地方一通演讲,意思很简单:该交钱了。可这家人双手一摊,表示实在没有。官员们不信,下令抄家,结果不仅啥都没抄到还弄得自己灰头土脸。

其实他们来晚了,这些年宦官的贪污受贿,边疆的连年战争,沉重的赋税早已把百姓压榨得入不敷出,加上又遇全国大旱导致颗粒无收,彻底磨灭了他们的最后一丝希望,于是农民逃荒的景象在各地纷纷上演,他们大都赤裸着身体,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渴了喝泥水,饿了啃树皮,沿途乞讨,忍受着别人鄙视的目光苟且偷生。而这户人家不是不逃,实在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只能坐地等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