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煮糖水 (1/3)

我将资料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几遍,才见到佩克·里昂拿了一堆锅和电磁炉过来,还有复合糖浆溶液、甜蜜素配比溶液、纯净水以及各种各样的糖果,当然还有最主要的还原纤维结构素。两人一组,一组一个锅,不会真要我们当厨子吧?我真走错班级了吗?佩克·里昂给所有小组的电磁炉通了电,随后开始手把手教我们煮糖水。

以及用糖水制作棉花,最后是把核心放入外壳里面制作成完整的载体。“上上届有一个学员煮糖水不放水,最后把糖给煮成炭,锅给烧成了铁水,我不希望你们犯这种干烧的低级错误。你们是来煮糖水的,不是来烧锅炉的!”随后佩克·里昂让我们仔细检查一下锅的构造,可以发现的内层有一个明显的刻度条,以及配比计算公式。

拿最复杂的混合糖来类,主糖配比大于副糖1大于副糖2大于……副糖N。公式为100%乘以1-20%乘以1-40%……以此类推副糖最大不可超过五种。其次是复合糖浆溶液,但说白了这个不算糖浆,这个算调合剂,调和糖之间的平衡性的。同样的是从糖类物质中提取出来的,但自身没有什么甜味,甜蜜素配比溶液也是的,也是从糖类中提取出来的,也没有什么甜味。

纯净水起到的是最基本的溶解作用,将糖溶解进去。随后佩克·里昂给我们做出了示范,他自身也是退役的收容队队长,所以对于煮糖水特别擅长。他先是拆开了一包棉花糖,他并没有着急把棉花糖放入锅内,而是先倒入了100毫升的纯净水。等水煮到合适的温度后,就将棉花糖放了进去,然后不断地搅拌。

“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糖水的质量,从而影响收容的成功率。同时水的浓度也不宜过高或低,煮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或过短,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影响成功率的因素。”

等到糖水形成后,佩克·里昂就开始计时了。他一边掐表一边搅拌着锅内的糖水,随后告诉我们100毫升的糖水煮5分钟就差不多了,然后往锅内加入了还原纤维结构素。为了使我们看得更清楚,他将摄像头对准了铁锅,一边擦拭镜头上的热气,一边让我们看清楚反应。只见集团类似于棉花的絮状结构在锅内逐渐形成,等到实际成熟后,他将白色的絮状物质捞起。

感觉很贴合棉花的质地了,他拿着夹子夹住了白色的絮状物质,然后下场让我们摸一下絮状物质的手感。余温尚未散去,我将手轻轻地放在了那团白色的絮状物质上,只是感受到了一股温热加粘粘的质感,有点像棉花外表裹了一层胶水,摸上去很粘。见我们观察的差不多了,他又重新回到讲台,最后继续了操作。

“社团絮状物质并不是最终的结构,你们肯定摸到了一层粘粘的物质,那是尚未干透的糖水。这只是半成品的糖化棉花,就是把半成品加入到纯净的热水中可以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白色絮状物质的体积迅速减少,只留下了稀疏的纤维结构。有点像玻璃纤维,但它并不像玻璃纤维那么扎手。”他给我们演示了一遍,果真如他所说。

随后他又拿出了另外一团备用的半成品,继续讲解接下来的还原反应。此时葡萄糖分子之间的纤维如同胶带一样,还很脆弱。并且有大量的葡萄糖分子暴露在空气中,水分尚未散去。随后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氧化反应,表面出现了粘连现象。接下来的还原反应,就是要把暴露在空气中的葡萄糖分子给包裹起来,使得质地更贴近于棉花。

还是同样的操作,将多余的葡萄糖溶解掉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的还原反应了。第二次还原反应会让纤维把葡萄糖包裹住,然后把葡萄糖转化为胶,附着在第一次还原反应的白色絮状物质上面,使得棉花看起来更庞大更蓬松了。然后再进行煮。由于葡萄糖并不能百分百的被利用,所以还是会有少许的葡萄糖附着在上面。

就部分葡萄糖忽略不计,所以可以直接进行溶解操作。溶解完后的东西还是半成品,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筛查。这部分的操作就像理发一样,理完发后会有许多细小的碎发留在头上。通过筛查溶剂将这部分短粗的纤维以及纤维颗粒分解出去,弄完后就会得到一个完整的糖化棉花。这次的质感与半成品完全不同,摸起来软绵绵的,还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糖果香。

“别认为我现在的效率很,只是教学用的,为了让你们看清楚操作流程,所以选择了少量生产。如果是批量生产的话,差多半小时就可以得到一斤左右的糖化棉花。废话不多说,下面就行,你们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糖果将其做成糖化棉花。”不一会,教室里都是糖果的气味,诺团团打开了一包巧克力,很认真的煮了起来。

他真的很认真的在煮,不一会儿就煮了一锅的热可可。他兴高采烈地让我喝一口,我喝不出个所以然,只感觉这味道很特别。我让佩克·里昂评价了一下,对方给了一个很高的评价,说是这个程度比一部分的老队长都还要厉害,火候、时间、比例都恰到好处。诺团团脸上浮现了一抹红晕,更加卖力的煮起了糖水。

“老师,煮完的糖水里面肯定会有残留的渣子,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