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卷渔家傲 第二十三章塞下秋来风景异(七) (2/3)

洪亮的声音打断了洪承畴的思索。

“贼首可有抓到?”洪承畴眼见刘体仁过来,面色一肃,郑重问道。

“反贼业已投降,白水县贼首王二死于火枪之下。”

刘体仁拱手一礼。面色郑重没有丝毫笑意的说道,并没有因为这场胜利而有半点自傲。

想他原本只是一个农家子,因为饥荒,投入了义军,若是不是势力不够大,就被立刻打散,重新编练进了明军,很可能也会和王二一个下场,死在乱枪之下。

“哦!又死了?”

洪承畴有些头疼,火枪兵是很厉害,可这些反贼不懂兵法,更不知道明哲保身,一个劲的往前冲,一排枪声过后。

死的最快的就是这些反贼的头目。

王二不是第一个,但却是最近剿灭反贼之中最大的那一个。

刘体仁听而不闻,什么叫又死了一个,那些义军,哦,反贼也都不容易。

若是能有一口饭吃,谁愿意造反。

当然这些心里话他可不敢说出口,现在这个机会正好让他积累军功,以后说不得还能捞个一官半职,然后写封信捎给自己的老父老母知道。

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家祭的时候无忘告乃翁吗。

洪承畴瞟了另一边的晁刚一眼,只见晁刚少了一只右手臂,脸色苍白的不愿意回去休息,一定要跟着大部队走,还不是眼看着军功来的实在容易。

“传令下去,整军,赈灾,梳理政务,下一步兵指沁水县活捉王自用。”

洪承畴郑重的说道,刘体仁应命下去传令。

一套流程走下来,根本不需要他这个统帅多操心费力,都能被有条不紊的安排好。

很快就走进了他的营帐,营帐中央有一块简陋的沙盘,沙盘的周围则是四名最擅长纸上谈兵的秀才。

洪承畴在以前看到这些人,都是不屑一顾的,然而按照小册子组建了一套叫做参谋的军队外设。

用了几次下来,那可真的是省心。

参谋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虽然很多建议不靠谱,却也能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想法。

只是随着一两场战斗结束。

这些参谋们的建议,也在跟着上涨,就当前的这一场战斗,可都是参谋们自己弄出来的计划。

而且是一共上中下三策。

自己只需要在其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传令下去执行就行。

“洪总督来了。”

其中一人上前行礼,打着招呼。

“我看你们的经验,也正在慢慢的积累,努力一把总会有好处的,我这里给你们透露一个消息,参谋上面还有一个军师的编制,那可是只比我这个总督低上半级。”

洪承畴少有的给这些人头上挂了一个胡萝卜。

他可没有说明,像这种军师的头衔,可是必须从军中选拔的。

可以作战不勇猛,但必须对军务和行军打仗了解深刻,不然用一个啥都不知道的书生,闹出笑话是小事,建议的全是不靠谱的计划,万一作战的将领脑子一抽,是要出大事的。

“下一步就是打王自用,你们先行研究一下。”

还没等这些人脸上的高兴劲完全散开,就立刻给了一个作战方向。

**

虽说如今的大明只是遭了天灾,还没有到乱世的地步。

可官府的威信早就一文不值了。

若是不是这些人饿的两眼发慌,本着可信可不信的样子,开始吃上皇粮之后,许多事情就很容易展开了。

一开始还是把粮食作为工钱,到最后有分成了两种付款方式,一种依旧是给粮食,另一种就是去官府开办的饭馆去拿着纸条吃饭。

而打从一开始所有的饥民都是领粮食。

可总有一些懒人是不想自己做饭的,于是就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自己做饭还需要木柴,而吃官家饭只需要会洗碗就成。

有了第一个榜样,其他人也就多了一个选择。

当然也有一些厨子手脚不干净,毕竟整个大明的风气就是贪污受贿,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干这事,没沙头都是好的。

连续换了三位厨子,这股歪风邪气才短暂的刹住。

同时开展的还有一些水利,这些其中一部分就需要木匠手艺了,当然手艺人的就要比平常人多出一个人的口粮。

在这个时代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不过吃不完可以挂着账本,以后有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凭借账本和纸条进行粮食活着银两的兑换。

说起对患者和件事情,朝廷亲自设立的大明钱庄也成立了。

其作用暂时也就是发放吃饭的条-子,和兑换金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