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0020 这不要脸的精神属实让人佩服!(求月票留言!) (1/2)

“陛下,敢问内阁之法是哪位大才想出来的?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新任首辅吴琳忍不住问道。

在他看来,内阁、司礼监和军机处三套衙门运转起来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非诸葛卧龙这种经天纬地的大才,绝对想不出如此完美的方法。

可是他想破脑子,也想不出朝中哪位大臣有这般智慧。

“按徐某的推测,八成是诚意伯所为。”

徐达信心十足地说道。

“如果是诚意伯的话,确有可能。”

吴琳点头附和道。

诚意伯就是刘基刘伯温,才华横溢,是个不逊于卧龙凤雏智者。

如果说李善长是大明的萧何,徐达是韩信,那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张良。

不过刘伯温也和汉初张良一样,大明成立没几年就归隐田园了。

“错了!老夫和诚意伯相知甚深,知道这个绝不是诚意伯所为。”

李善长摇头否认道。

“han国公何出此言?”

吴琳开口问道。

“诚意伯虽然奇计百出,料事如神,但是毕竟文人出身,格局有限。战略事宜非他所长。”

“像内阁制这种关系到我大明江山社稷的百年大计,诚意伯他绝对想不出来。”

李善长解释道。

“嗯……言之有理!”

徐达也点了点头。

作为明初三杰,徐达、李善长和刘伯温各有所长。

徐达擅长统兵作战。

李善长精于政务后勤。

刘伯温则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像这种涉及到国运的大政方针确实不是刘伯温擅长的。

“han国公,那你觉得是谁呢?”

吴琳好奇地问道。

“内阁制涉及到我大明的天道国运,乃万事长存之大计。设计内阁之人,必然目光长远,心怀天下。所以,此人就是——”

李善长扫视了一下众人,目光炯炯地说道:“此人就是当今圣上!”

“除了陛下,老夫实在想不到还有人能有如此的胸怀和眼光!”

“能为我大明效力,实乃微臣三生有幸!”

言罢,李善长口呼万岁,冲着朱元璋深揖到底!

看到李善长公开拍朱元璋的马屁,徐达和吴琳顿时心中大呼卧槽,眼中一片羡慕嫉妒恨。

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怪不得李善长这个老小子可以混到开国功臣第一人,咱们只能混到个国公和尚书当当!

这种不要脸的精神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属实让人佩服!

“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陛下大才,臣等自愧不如!”

虽然羡慕,但徐达和吴琳也心甘情愿地躬身施礼。

能想出如此精妙的内阁制度。

陛下就算不是千古一帝,也不远矣!

“哈哈哈……”

“三位爱卿免礼平身!”

朱元璋仰天大笑。

被拍马屁逼的感觉就是好!

真没想到,老李居然这么上道!

花花轿子人抬人!

不枉朕把他比喻成萧何啊。

“咳咳……”

“其实……其实这个内阁制也不是朕所创,而是另有他人。”

朱元璋还想再自夸一下。

可是无奈太子还站在一旁,为了维护自己在儿子心中高大上的印象,朱元璋只好忍痛放弃了这次装逼的机会。

“什么?居然另有他人?”

李善长大吃一惊!

虽然刚才拍马屁的语气比较夸张,但是在他心里,确实认为内阁制是朱元璋首创。顶多有人查漏补缺。

没想到朱元璋居然亲口承认这并非他所创,这属实让李善长大吃一惊!

“没想到我大明居然还有如此大贤遗失在野,是微臣这个吏部尚书的失职!”

听朱元璋这么说,吴琳一脸痛心。

吏部尚书除了要管理天下官员的升迁和考核之外,发现乡野遗贤也是吏部的一项重要职责。

现在一个具有惊世才华的大贤没有被吏部发现,那就是他这个做尚书的失职。

更倒霉的是,这个人居然被陛下给提前碰上了!

吴琳不得不为自己还坐热的内阁首辅发愁。

“陛下,敢问这位大贤是何方神圣?可否给臣等引荐一番?”

徐达正色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