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位于晋国东南面的一个村落。
小镇南面有座山,叫鹤鸣山,高耸入云。
曾有诗赞云“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
前半句自然是因为此地景色秀美,尤其是每年桃花开的时候,都会吸引大批文人雅士前来,赏花饮酒。
后半句一来则是因为这鹤鸣山便位于晋国与齐国的分界线。
越过了这座山就到了齐国的地盘。
二来则是因为此山实在高,常人想要翻越,有如登天之难。
世有传闻,鹤鸣山有仙人洞府。
有老人说七十年前有仙人御剑入山,引得山中黄鹤齐鸣,桃花漫天。
不过这么多年却也无人寻到仙人洞府,只做闲谈,说与孩童当故事听罢了。
鹤鸣山的山脚,有家酒铺,虽然挺小一铺子,但名字却是叫春风楼。
掌柜的是个老头,看着约莫六七十岁,据桃源镇的老人说,这春风楼开了三十多年了。
酒铺生意不错。
平日里总有许多汉子在忙活了一天后来到酒铺小酌一番。
算是一天中为数不多的消遣时光了。
不过大多是单身多年的老光棍在此趴窝,有家室的汉子自是打了酒回家与妻儿共聚天伦了。
至于年轻些的单身汉倒是少有喝酒了,估摸是想着趁年轻攒些老婆本吧。
可不敢跟那群老光棍似的,天天就趴窝在这。
眼瞅着人家的妇人替丈夫来打酒,就只能嘴上花花,调侃两句,愁哦。
偶尔掌柜的外出,此地民风淳朴,倒也无人偷奸耍滑。
多是拿了酒便将银子放在酒垆边上,即便暂时手里没钱,也会下次补上,也不用欠条。
偶尔几个汉子偷偷摸酒不给钱,掌柜的也无所谓,都是爱酒的人,就当请客了。
酒铺特卖的桃花酿就以桃源镇本地的桃花和鹤鸣山的山泉水酿造,滋味一绝。
深受文人骚客们的喜爱,因价格确实不便宜,本地人就买的相对少些。
大约七八年前,有个五六岁的孩子,名叫李夜雨。
每日爹娘下地干活后,他就在田边看着。
整个瓷盆,舀一盆小蝌蚪,一看就是一下午。
有时小蝌蚪快变成青蛙了就会被扔回水里。
后来某一天,李父李母活干完的早,李父便让李夜雨去春风楼买一壶酒,晚上喝。
酒铺里正有一位少年侠客,身着白衣,别玉簪。
说得上丰神玉朗仪表非凡,腰间佩玉,另一侧悬剑。
剑身华贵,鞘上镶有七彩宝石。
无论是谁招眼一看只怕都知道这位定是那豪门公子哥。
李夜雨此时来到酒垆边上,贼眉鼠眼的瞄着那白衣公子。
瞅到那柄剑的时候眼珠子都直了。
哪个少年没有个仗剑走天涯的梦呢。
李夜雨都已经幻想出自己一剑在手,十里菜花不留头的英武场面。
还得去把东边王大婶家那几只大白鹅教训一顿,刚刚来打酒的路上可没少被啄。
“嗯嗯,一定一定,要是能扬名立万,再娶了那汪家的姑娘,可不能像这老头似的。
虽然有个酒铺把,可没个老婆,总归是没出息。”
“汪家妹妹长得可水灵,以后一定是个美女,嘿..嘿嘿嘿....”
就这样嘀咕着,突然哎呦一声
“欸!你个小兔崽子,做梦呢你,口水都滴老子嘴里了!”
李夜雨这才被惊醒,擦了擦嘴,笑道“哈哈哈,不好意思哈。我来买酒的。”
掌柜的这才没有继续发作,只是脾气依旧不太好“桃花酿一壶二十文,其余的一壶四文钱。”
李夜雨自然要了壶四文的,父亲给了五文,想来是让自己买些零食的。
“我可得攒着,媳妇本可不能乱花了。”李夜雨暗自想到。
买完酒李夜雨径直往那白衣公子那边去,直不楞登的盯着那宝剑看。
好家伙,和饿狼见到肉似的。
白衣公子和煦一笑道,“我叫李长生,你叫什么?”
刚才发生的一切都被李长生看在眼里。
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对这个只有五六岁的孩子有些好感。
李夜雨说“我叫李夜雨,能让我看看你的剑吗?”
李长生只是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殊不知这一切都被装睡的老掌柜看在眼里。
“我能摸摸吗?”
李长生仍是摇头,喝了口酒。
双眼微眯,看着不远处走来两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