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十四章 离经叛道的朱柏 (2/2)

象中,只有至亲之人去世,才会有如此之态。

“当真?王兄不必隐瞒的。

吾等同为翰林院任职,怎会冷眼旁观。”

“是啊,王兄遇到了什么事情。

尽管可以和我们说。

在下不才,家中还有几分余财。”

面对热情的翰林同僚,王艮顿时哭笑不得。

他连忙站起身来,对着众人拱手道。

“多谢诸位。

可在下家中真的没有变故。”

旁人好奇地问道。

“那你为何如此之态?”

王艮犹豫了一下,然后将自己沉思的理由。

告诉了对方。

他怕自己不说实话,对方不肯相信。

众翰林听了,不由得惊讶不已。

“是因为湘王殿下写的东西?”

“不可能吧?”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

朱柏只是在纸上写了点字,就让王艮如此着迷。

如同着魔了一般。

他们认同朱柏的学问,可能不比一个举人差多少。

可要说开宗立派。

写出什么振聋发聩的东西。

他们是不信的。

朱柏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王艮,你可不要骗我们。

不如将殿下写的,说给我们听听!”

“是啊,我还不信了。

几句话还能让我们着魔不成?”

对此,王艮只是叹气。

他遮遮掩掩,就是怕这个。

可面对好奇的同僚,他只好浅尝辄止。

稍微说了一部分心血的内容。

只是他记得的一半内容。

“心即理也,此所谓心学。”

果然,这几位同僚,听完心学的内容。

纷纷陷入了沉思。

和王艮一样。

他们学的也是朱熹的那一套。

存天理,灭人欲。

这句话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可朱熹将其发扬光大。

早在礼记中,其实就存在类似的观点。

他们认为天地间,自有真理存在。

而人们要做的,就是从心底消除欲望。

如此世界大同,不再会有祸乱发生。

可心学的内容,让人们不再强行压抑。

而是正视自己的内心。

两个冲突的观点。

在诸位翰林的脑海中,不断碰撞着。

他们似乎也感到,心学就像一柄重锤。

重重地敲击着,他们长久以来建立的坚固观念。

第四天。

翰林院又多出几个“木人桩”。

王艮和他的几位同僚,呆呆地坐着。

似乎在思考什么。

成尚见了,心中一惊。

“失心疯,也会传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