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30章:万儒大会,辩经论道,大明朝要用新思想!一会杀万儒! (1/2)

永乐二十一年。

本不该出现在历史上的一次儒学辩经大会。

在紫禁城皇极殿前,文昭阁跟武成阁的中央。

盛大开幕。

万里晴空,秋高气爽。

一共三万三千多名儒士文人。

全部汇聚于此。

其中以四大书院为首。

其余各地士林为次。

还有一些不属于各方士林的读书人。

但基本都是秀才。

甚至还有举人。

朝中这边,翰林院跟国子监也是大儒尽出。

一大早。

礼乐齐鸣,鼓声阵阵。

一切礼仪用具,仪仗锦绣。

全部都位列宫墙两侧。

单单是书案和蒲团。

都摆到了宫墙脚下。

至于皇极殿的汉白玉石阶上。

坐着的正是大明永乐皇帝。

——朱棣。

皇帝左右下方的石阶和两侧廊台。

站着一个个文武大臣们。

至于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

甚至皇长孙朱瞻基,哪怕是最近名头正盛的宁王朱盘煜。

也全部都站在朱棣身边两侧。

伴随着祭酒司仪礼官的一声朗声高喝:

“觐见,朝拜!”

整个三万多名的儒生文人。

全部从跪坐的蒲团上站起身来,走出自己低矮书案的一侧。

躬身作揖一拜,再行叩首跪拜。

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天动地的山呼海啸,山呼万岁。

使得朱盘煜第一次感受到封建帝制,权力巅峰,位于高位的震撼!

这群儒生们,每一个谁不想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他们现在拜的不单单只是朱棣这个人,而是这群儒生们强调了千年的——皇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他们拜的是一个规矩,也是他们成为士大夫集团分享权利跟皇帝签订的一个无形契约。

这是一个文化的约定俗成。

从商鞅变法开始,士大夫熬到今天,将贵族势力击败。

走到台前,从举孝廉,再到九品中正,最后科举。

这条路走了几千年!

这群儒生文人,他们是心甘情愿的跪,甚至还是巴之不得的叩首,行三跪九叩大礼。

这背后有着他们想跟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一份愿望。

皇帝选贤任能,士大夫忠君爱国。

一个表面上的约定。

双方的妥协。

彼此对于对方的美好要求。

贵族体系在两宋时期彻底被打破。

士彻底进入到了大夫这个阶级这个体系。

科举制的诞生,无疑也造就了这个庞大的士大夫集团。

新的能量击败了旧的能量。

——屠龙者终成恶龙!

朱盘煜望着这乌压压的儒生们。

一想到这才是天下儒生文人的一部分而已。

心中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压力。

自己要做的可就是跟这群人作对呀?

试问天下,谁敢执剑斗这么一群王阳大海一般的人群?

革命还真就是革自己的命,提着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办事。

朱棣望着这群书生们,斜撑着身子靠在龙椅上,皱眉低语:“这群人天下何其多?煜儿,你说得不错,若不改革科举,日后这样的儒生只会越来越多,一个个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若在后世遇到一个弱君,我大明朝的皇帝,还不得被他们架空了?”

朱盘煜就站在朱棣左手边第一个。

这是朱棣故意安排的。

有意为之。

朱盘煜低声回道:“陛下,所以要分化他们,然后推行我们的改革,拉一批,打一批,杀一批,关一批,要将他们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使得他们在彼此的利益间,相互倾轧,永远不能团结到一起。”

“今日,就让朕好好看看,好侄儿,你如何——一会杀万儒!”

“遵旨!”

礼仪主官,走到石阶前。

朗声高喝:“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今日奉天,就要决出一个文儒至尊,得此殊荣者,官拜翰林,位列文圣,载入史册……隶属之书院,获天子御赐之金匾,以此来——永耀万世,流传千古!”

第一名拜小儒圣。

隶属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