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爬上窗棂,燕照雪就醒了。她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惊醒还在熟睡的孩子们。昨晚在灵泉空间研读《灵植秘要》到深夜,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反而精神奕奕。
灶房里,她取出昨晚收集的灵泉水,小心地滴了三滴进装满清水的木桶。按照书中记载,这个浓度的灵泉水最适合种子发芽。然后取出在县城买来的药材种子,分门别类地包好。
“娘,起这么早?“裴临揉着眼睛站在门口,十四岁的少年已经比同龄人稳重许多。
燕照雪回头微笑:“今天要开荒,得早点准备。你去叫醒弟弟妹妹,娘煮了红薯粥。“
当第一缕炊烟升起时,张婶就挎着篮子来了:“燕丫头,我蒸了些菜包子,给你们添个早饭。“她压低声音,“昨儿个王氏从村长家出来,在村口骂了半宿,你可得当心些。“
燕照雪感激地接过包子:“多谢张婶提醒。不过她越是这样,我越要把药材种好。“说着给三个孩子各分了一个热腾腾的包子。
裴野三口两口就吞了下去,眼睛亮晶晶的:“娘,我们现在就去地里吗?“
“急什么。“燕照雪笑着给他擦嘴,“先把张婶给的锄头磨利了。“
日头刚爬上树梢,燕照雪就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村东的荒地。这片十亩左右的坡地布满碎石,杂草丛生,难怪一直无人问津。但燕照雪看中的正是这里向阳通风,而且土质疏松,正适合药材生长。
“我们先清理出一亩地试试。“燕照雪指着靠近溪流的一小块区域,“裴临带着裴宁捡石头,裴野跟我一起除草。“
三个孩子干劲十足。裴临细心地把捡来的石头垒成地界;裴野挥舞着小锄头,虽然动作笨拙却十分卖力;连五岁的裴宁也蹲在地上,认真地拔着杂草,小脸晒得通红。
正午时分,张婶带着几个村妇送来了凉茶和饼子。见母子四人已经开出了一片整齐的土地,不禁啧啧称奇:“燕丫头,你们这速度可真快!“
“多亏孩子们帮忙。“燕照雪擦了擦汗,招呼孩子们休息。她悄悄观察过,三个孩子喝了掺有灵泉水的凉茶后,体力恢复得特别快,连最小的裴宁也没喊累。
下午,燕照雪开始教孩子们翻土。她前世虽没种过地,但灵泉空间里的农书讲解得极为详细。按照书上的方法,她把土地分成三尺宽的垄,中间留出一尺宽的沟渠。
“药材不比庄稼,有的喜阳,有的耐阴。“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当归要种在背阴处,黄芪喜欢阳光,金银花得搭架子...“
裴临听得格外认真,不时提出问题:“娘,你怎么懂这么多?“
燕照雪早有准备:“娘小时候跟外公学过一些,这次去县城又向药铺掌柜请教了不少。“她指了指放在地头的几包种子,“待会儿播种时,你们要记住每种药材的位置。“
日落西山时,第一亩地终于整理完毕。燕照雪让孩子们排成一排,手把手教他们播种。裴宁负责撒最小的种子,裴野种需要深埋的块茎,裴临则细心地在每块地头插上写着药名的小木牌。
“好了,最后一步。“燕照雪取出早晨准备的灵泉水,均匀地洒在土地上,“这是娘特制的药水,能帮助种子发芽。“
回家的路上,三个孩子累得走路都摇摇晃晃,却都兴奋地说个不停。裴野拍着胸脯说等药材卖了钱要给娘买新衣裳;裴临已经在盘算扩大种植面积;裴宁则天真地问药材开的花能不能编成花环。
燕照雪听着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心里暖暖的。她回头望了望那片刚刚播种的土地,在夕阳下泛着微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药田。
晚饭后,孩子们早早上床睡着了。燕照雪再次进入灵泉空间,这次她直接来到藏书阁的农书区,找到一本《观天种药要术》。书中详细记载了如何根据月相变化安排农事,她认真记下明日的注意事项。
离开前,她特意来到灵泉边,发现泉水比昨日又多了一些。更令她惊喜的是,泉眼旁竟然冒出了几株嫩绿的小苗,看叶子像是某种珍稀药材!
“难道灵泉还能自动培育药材?“燕照雪小心翼翼地触碰那些嫩苗,感受到一股微弱的灵气。这个发现让她对明天的劳作更加期待。
第二天天刚亮,村里就传来一阵喧哗声。燕照雪出门一看,只见几个村民围在她昨天开垦的地头,指指点点。
“燕丫头,你快来看!“张婶满脸不可思议地喊道,“这、这也太神了!“
燕照雪跑到地边,顿时惊呆了——昨天才播种的土地上,竟然已经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嫩芽!当归的小叶片像一把把小伞,黄芪的幼苗挺拔如箭,金银花的藤蔓更是已经爬上了简易的架子!
“这...这怎么可能...“燕照雪假装惊讶,心里却明白是灵泉水的功效远超预期。
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说从没见过长得这么快的药材。有老人说是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