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枝头和坚头 (1/2)

杨难敌拉开车门,将那辆铁皮怪兽发动起来。

电机发出一阵沉闷的“嗡嗡”声,车身猛地一抖,然后开始缓慢地向前移动。

速度…大概比人快步走快那么一些。

就这玩意儿,别说跟前世的汽车比,就是跟手工耿发明的“无用良品”比都显得寒碜。

仇池的工业基础还是太薄弱了啊,差不多...约等于十九世纪中期吧!杨难敌暗自估算。

精密加工?不存在的。

材料科学?全靠地脉之心硬烧出来的优质钢硬撑。

电子控制?梦里啥都有。

这“仇池一号”能跑起来,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是地脉之心提供的无限廉价能源强行驱动的结果。

杨难敌驾驶着这辆“工业垃圾”,沿着平坦宽阔的仇池一号国道驶离了商业区。

道路两旁,是规划整齐的农田和星罗棋布的宅院,清澈的山水通过铸铁管道流入家家户户。

田垄间隐约可见巨大的圆形金属罐体,那是连接地脉之心的加压灌渠总阀。

路旁耸立着刷了黑漆的铁柱,柱顶是造型古怪的玻璃罩子,每到夜晚,里面的“珠”便会大放光明。

更远处山坡下,几座巨大的工坊轮廓在暮霭中显现。

巨大的烟囱巍然矗立——那是冶炼坊...

这一切,都是外面那个正在兵戎交战的乱世无法想象的。

车开得很慢,正好可以审视这片他一手打造的“桃源”。

国土面积?很小。

依托仇池山险峻山势,核心控制区大概也就方圆几十里。

开车慢悠悠转一圈,一个多时辰足够了。

人口?经过五年休养生息和吸纳流民,也不过几万户,十来万人,管理起来相对容易。

但是再多就不行了,快饱和了。

地势?这才是立国之本。

仇池山四面陡绝,山顶平缓有泉源,本就是历史上易守难攻的割据宝地。

如今加上杨难敌用混凝土加固的关隘、架设了探照灯的哨所。

热武器,目前只有射程堪忧的火铳和少量的线膛步枪,似乎也够用...

“小国寡民,山险工坚,再加上一点小小的科技代差…这才是我想要的苟道啊!”

那些胡人的大军?暂时还闯不进这崇山峻岭。

杨难敌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远的大楼轮廓,心中意气风发。

仇池天地,大有可为!

“哐当!”一声异响传来,车身猛地一顿,然后电机发出了过载般的哀鸣,速度骤降。

“…又特么哪根传动轴歪了还是齿轮卡了?”

杨难敌骂了一句,不得不停下这头随时可能罢工的“铁牛”,认命地下车检查。

这落后工业水平,任重道远......

当杨难敌将“仇池一号”停在院角的简易车棚里、拎着食材、带着一身机油味推开自家院门时,天色已近黄昏。

他的家位于一片相对安静的区域,和所有仇池居民一样,是统一规格的二层小楼,样式简洁,但采光通风极好。

推开厨房门,一个穿着朴素葛布衣裙的少女,正背对着门,踮着脚尖试图去够挂在墙上的腊肉。

她身形纤细,动作带着一种专注的笨拙。

“枝头,要帮忙吗?”杨难敌放下东西,卷起袖子。

少女闻声回头,露出一张清秀但略显苍白的小脸,眼神明亮,带着点书卷气的执拗。

正是他17岁的妹妹,杨枝头。

“哥!你回来啦!正好,帮我看看这个。”

她完全忘了腊肉的事,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旁边的小桌旁,抓起几张写满密密麻麻符号和图形的草纸。

杨难敌走过去,饶有兴致地看着妹妹铺开的图纸。

“哥,我这两天重新推演了‘仇池一号’的整套动力系统!”

“你看!问题出在能量转换效率上!”

她纤细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

“最大的损耗是在这个传动部分!你想用单一直流电机驱动,加了太多级齿轮减速!这中间铁疙瘩传动轴的变形、齿轮啮合的精度不足、还有油料润滑不到位产生的摩擦热,每一步都在吃掉宝贵的电能!”

她又指向另一处:“还有电机本身!照理说,地脉之心供应的电量是足够驱动的,但电枢绕组的损耗太大,铁芯磁导率不够!”

杨枝头的语速越来越快,眼神在图纸和杨难敌脸上快速切换,闪烁着一种洞悉问题本质的兴奋光芒:“哥,我觉得可以改进...我推演了两种方案...”

“停!停!杨大工匠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