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师傅真容谜团初现
东郊砖窑的轮廓在夜色中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
赵珩扶着阿砚穿过齐腰的荒草,每走一步都警惕地环顾四周。阿砚的伤口虽已无大碍,但连日的奔波让她脸色苍白如纸。她的右手始终按在剑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确定是这里?“赵珩压低声音问道。
阿砚点点头,指向砖窑侧面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老乞丐说的入口。“
砖窑早已废弃多年,墙壁上爬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赵珩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
他刚踏进一步,突然感到脖颈一凉——一柄剑无声无息地抵在了他的咽喉上。
“慢着。“阿砚按住赵珩的肩膀,对着黑暗道,“惊鸿掠影。“
剑尖微微一顿,随即收回。黑暗中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云开见月。“
油灯突然亮起,昏黄的光线下,一个身材高大的灰衣男子站在他们面前。他约莫五十岁上下,左脸有一道狰狞的伤疤,从额角一直延伸到下巴,但右脸却出奇地儒雅,像个教书先生。
“白老怪...“阿砚的声音微微发颤。
男子——白老怪的目光在阿砚脸上停留片刻,突然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咧嘴一笑:“小丫头长高了。“他的声音沙哑粗粝,与儒雅的半张脸极不相称。
赵珩惊讶地发现阿砚居然没有躲闪,甚至嘴角微微上扬——这是她极少流露的表情。
白老怪转向赵珩,目光如刀:“你就是赵家小子?“不等回答,他突然出手,一掌拍向赵珩胸口。
赵珩本能地侧身闪避,却见白老怪的手掌在中途变招,化掌为爪,直取他咽喉。千钧一发之际,阿砚的剑鞘横在两人之间。
“师父!“阿砚皱眉。
白老怪收手大笑:“不错,反应挺快。“他拍拍赵珩的肩膀,力道大得让赵珩踉跄了一下,“进来吧,时间不多了。“
砖窑内部比想象中宽敞,被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居所。墙角堆满了书籍和卷轴,中央摆着一张粗糙的木桌,上面摊开一张皇宫详图。
白老怪示意两人坐下,自己则从火塘上取下沸腾的水壶,沏了三杯茶。茶香在潮湿的空气中弥漫开来,竟是最上等的龙井。
“薛十三的药好用吗?“白老怪问阿砚,同时递给赵珩一杯茶。
阿砚接过茶杯:“您早就知道我在京城?“
“当然。“白老怪啜了一口茶,“从你跟着赵家小子查案开始,我就派人盯着了。“他转向赵珩,“你爹是个聪明人,把账册藏在敬事房,连李嵩都没想到。“
赵珩握紧茶杯:“您认识我父亲?“
白老怪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放下茶杯,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正是赵珩抵押给薛十三的那块。
“二十年前,我和你父亲、云沧海,是结拜兄弟。“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不再沙哑,“我们三人一起查先帝驾崩的真相,直到...“他的手指抚过脸上的伤疤,“直到云门惨案。“
油灯的火焰微微跳动,在白老怪狰狞的左脸上投下变幻的阴影。
“当年我们查到先帝之死与李嵩背后的宁王有关,“白老怪的声音低沉,“云兄掌握关键证据的前夜,李嵩先下手为强,栽赃云门谋反。“
阿砚的指节发白:“什么证据?“
“一份密旨。“白老怪从怀中掏出一块黄绢残片,“先帝察觉宁王有异心,密令云兄暗中调查。李嵩得知后,毒杀先帝,又伪造云兄谋反的证据。“
赵珩接过黄绢,上面只有残缺的几个字:“...宁王不臣...云卿密查...“
“我父亲知道这些吗?“赵珩问道。
白老怪点点头:“知道一部分。你父亲时任户部侍郎,负责核查边关军饷,无意中发现李嵩挪用军费资助宁王谋反的证据。他将证据藏在账册中,却不敢轻举妄动。“他苦笑一声,“我们三人约定分头行动,没想到...“
阿砚突然站起身,走到墙边一幅画像前。画中是一位英姿勃发的剑客,眉目间与她有七分相似。
“父亲...“她轻触画像,声音哽咽。
白老怪的目光变得柔和:“云兄若在天有灵,必为你骄傲。“他转向赵珩,“现在账册在你手上,我们终于有机会翻案了。“
赵珩从怀中取出账册,翻到最后一页:“这里记载先帝驾崩当晚,李嵩秘密运药入宫,经手人正是我父亲。“
白老怪凑近查看,突然指着一个小符号:“看这个标记!“
赵珩仔细辨认,发现是一个极小的莲花纹样:“这是什么?“
“宁王府的暗记!“白老怪激动地说,“李嵩用宁王府的药毒杀先帝,却让你父亲记录在案,这是要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