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看那姑娘,看你的眼神可不太一样……”何雨柱贼兮兮地笑着。
“柱子哥,我看你是该找个媳妇儿了,看谁都像有情况。”韩飞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何雨柱被噎了一下,讪讪地挠挠头,不说话了,但眼神里的促狭没减。
粮库在城南,路程不近。越靠近目的地,路上拉着板车、推着独轮车、驮着各种粮食口袋的人就越多,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粉尘和汗水的味道。粮库高大的围墙和森严的大门给人一种压抑感。排队登记、过磅、入库,一套流程下来,耗费了不少时间。
等何雨柱办完手续,两人从粮库那沉闷压抑的氛围里出来,已是日上三竿。何雨柱拿着盖了章的提货单,韩飞则空着手,但刚才扛麻袋的体力消耗加上粮库的见闻,让他感觉精神也有些疲惫。
“走吧,柱子哥,回去拿红糖。”韩飞招呼道。
“走着!”何雨柱推起自行车,心情不错。两人沿着来路返回。
再次路过那家副食店时,果然看到林初夏纤细的身影还在附近徘徊。她站在一棵槐树的树荫下,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书,正低头翻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动她的裙摆和发梢,安静得像一幅画。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韩飞和何雨柱,合上书,脸上露出清浅的笑容迎了上来。
“等久了吧?粮库那边排队耽搁了。”韩飞带着歉意说道。
“没有,正好看看书。”林初夏扬了扬手里的书,封面上是《土壤学基础》几个字。
“何师傅,红糖……”她看向何雨柱。
“在这儿呢!林同志,你看!”何雨柱从自行车前筐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得方方正正的小包,打开一角,露出里面色泽深红、凝结成块的上好红糖,“正宗的红糖疙瘩!熬糖水、做点心,都香着呢!”
“太好了!谢谢何师傅!”林初夏眼睛一亮,接过油纸包,小心地放进自己的布口袋里,又从口袋里摸出几张毛票,“多少钱?”
“哎!不用不用!”何雨柱大手一挥,很是豪爽,“一点红糖,算啥!就当……就当交个朋友了!”他偷瞄了韩飞一眼。
“那怎么行!”林初夏坚持,要把钱塞给何雨柱。
“真不用!林同志你再这样我可生气了!”何雨柱板起脸,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
韩飞在一旁看着,适时开口:“初夏,柱子哥是实在人,你就收下吧。下次有机会,请他吃顿饭好了。”他自然而然地用了更亲近的称呼。
林初夏脸微微一红,看了看韩飞,又看了看执意不收钱的何雨柱,只好收回钱,再次真诚道谢:“那……谢谢何师傅了!也谢谢你,韩飞。”她看向韩飞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小事。”韩飞笑了笑。
“对了,”林初夏像是想起什么,从布口袋里拿出刚才那本《土壤学基础》,递向韩飞,“韩飞,我记得你大学时对农业技术也挺感兴趣的?这本教材是新的,里面有些关于土壤改良和育种的新观点,写得挺透彻,你要不要看看?”
韩飞一愣,随即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他大学学的是政法,对农业的兴趣只是业余涉猎,没想到林初夏还记得。而且,她递过来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无声的认可和一份心意。
“好啊!太感谢了!”韩飞没有推辞,郑重地双手接过那本还带着她指尖温度的书,封面上“土壤学基础”几个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我一定认真拜读。”他感受到书页间似乎夹着什么,但没立刻翻看。
“嗯,看完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林初夏微笑着说,脸颊的红晕还未完全褪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那我先回去了,我妈还等着糖呢。”
“好,路上小心。”韩飞目送她。
“林同志慢走!”何雨柱也热情地挥手。
看着林初夏纤细的身影消失在街角,何雨柱用胳膊肘捅了捅韩飞,挤眉弄眼:“嘿嘿,小飞,行啊!有戏!我看这姑娘对你印象不错!”
韩飞没理他,低头翻开了手中的《土壤学基础》。书页间,果然夹着一张对折的小纸条。他不动声色地打开。
娟秀工整的钢笔字映入眼帘:
「韩飞同学:
谢谢帮忙。红糖情谊记下了。
家父(林振华教授)最近在农科院主持一个小型高产稻种改良项目,若你对这方面仍有兴趣,下周六下午三点,农科院实验田旁小图书馆,可来一观。
林初夏留」
农科院!高产稻种改良!
韩飞心头猛地一跳!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他正愁如何解释未来可能出现的“高产作物”,林初夏就递来了农科院的橄榄枝!这不仅仅是一个接近她的机会,更是一个为金手指打掩护、甚至可能获得官方支持的绝佳途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