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章 集训队的怪物们 (1/2)

“天才”这个词,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里,像一场病毒式的瘟疫,席卷了整个江城七中。

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王建国。

这位“铁面阎王”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先是连夜向校长递交了一份长达五千字的、关于我的“天才表现”的报告书——据说,报告里还附上了那张被他奉为神谕的、写着“闵可夫斯基时空”解法的草稿纸。

紧接着,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高三年级组的教师晨会上,用一种近乎传教的狂热语气,向所有老师宣布,我们(1)班的银晓明,是一个不世出的、拥有颠覆性数学思维的“绝世天才”。

于是,当我第二天踏入校园时,迎接我的,是前所未有的“注目礼”。

【恶意的凝视】这个该死的词条,在这一天,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无数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我的身上。它们不再是之前那种小范围的、零星的恶意,而是形成了一股庞大的、交织着嫉妒、怀疑、鄙夷、好奇的负面情绪洪流,几乎要将我的理智冲垮。

‘就他?银晓明?那个上次月考数学还没我高的家伙?开什么国际玩笑!’

‘肯定是作弊了!说不定是提前搞到了答案,装神弄鬼!’

‘我听说王老师都魔怔了,非要让他去参加全国奥赛,这不是把我们学校的脸丢到全国去吗?’

‘呵,等着瞧吧,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这些恶毒的声音,像无数只苍蝇,在我耳边嗡嗡作响。

【黑洞侵蚀度持续上升……12%……13%……】

我只能强行开启“物理学的幽灵”的部分能力,用那种近乎绝对理性的视角,将这些情绪波动,视为无意义的“背景噪音”,才勉强维持住表面的平静。

但代价是,我感觉自己离“银晓明”这个身份,越来越远了。

我不再能清晰地感受到同桌孙乐天对我投来的、那种混杂着担忧和与有荣焉的复杂善意。在我眼中,那也只是一连串可分析的、由“友情”和“好奇心”驱动的化学反应。

这种感觉,很糟糕。

我像一个穿着厚重潜水服的人,隔着一层玻璃,看着这个曾经无比真实的世界。

而这一切,在上午第一节课间,被推向了顶点。

王建国亲自来到(1)班教室门口,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我说道:“银晓明,收拾一下东西,从现在开始,你去奥赛集训队报到。”

全班哗然。

我默默地收拾着书包,在几十道复杂的目光中,走出了这个我待了近三年的教室。

经过陈思雨座位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停顿了半秒。

她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身上那股属于“虚无黑洞”的冰冷气息,似乎……更加浓郁了。

【叮!】

【检测到来自“污染源”的强烈精神波动!】

【波动类型:迷茫、自我怀疑、疏离感。】

【解析:你的“一飞冲天”,加剧了她的“自我否定”。她开始怀疑,自己过去的努力和坚持,是否真的有意义。】

我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

我本想通过自己的改变去“拯救”她,却没想到,这种过于戏剧化的改变,反而将她推得更远了。

我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跟着王建国离开了。

江城七中的奥赛集训队,位于科技楼的顶层。

这里,是整个学校的“圣地”,也是一个独立于普通学生世界之外的“小王国”。

能进入这里的,无一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他们拥有着普通学生无法想象的特权——不用上常规课程,不用参加大部分考试,拥有全校最好的教学资源,以及……保送清北的最高优先权。

当我跟着王建国走进那间宽敞明亮的、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和电脑的集训教室时,我立刻感受到了三道强大的、如同实质般的视线,落在了我的身上。

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嫉妒和怀疑。

这三道视线,是纯粹的、不加掩饰的、属于同类之间的——审视与战意。

教室内,只有三个人。

坐在最左边靠窗位置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斯文,正在慢条斯理地翻阅着一本全英文版《数学分析原理》的男生。

他叫徐志摩。不是那个诗人,但比诗人更像个传说。高二就拿下了全国数学奥赛金牌,但不知为何,放弃了保送,选择留在七中继续读高三。他是这支集训队里,绝对的“王”。

坐在中间的,是一个身材微胖,留着寸头,正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疯狂敲击代码的男生。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我看不懂的算法。

他叫周胖子,周文。信息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