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39章 真相 (2/2)

被师兄弟们嫌弃了,像赶苍蝇一般把他给赶下山。

齐霄奎心中恼怒至极,暗地发誓:“等我混出名堂来了,再回来给你们看看,让你们知道鸿鹄岂是燕雀可比。”

齐霄奎不明白师兄弟们看不起他,嫌烦他,是因为他这个人被名利蒙住了双眼,太没自知之明。还怕他下山后惹出了事端,连累宗门。这家伙答应不老真人说在任何时候都不说出师门师父,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入世以后在关键时会不会说。

不老真人手下弟子上千,炼气中层还只是基层的修为。仅仅这点修为就让齐霄奎坐不住了,人家换体境的修炼者会怎么样?换体后期的又会怎么样!

不老真人自己是半仙之体,据说是有仙人之能了,却还在苦修苦炼,不动丝毫红尘之心。没想到门中的一些弟子却如此贪慕荣华富贵。

齐霄奎一下山,师兄弟们就预见到了他的结局:必为名利所害,不得善终。他的师兄弟没想到,齐霄奎会死的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了。

下山路上,齐霄奎边走边想:若是有个高官为自己引荐,奋斗的道路就会平坦顺利的多,少费很多的力气不说,还会收到很大的效益。

齐霄奎到处卖弄,让自己的本事显露在人前,想引起高官显爵的注意,

但是,现实并没有齐霄奎想的那么理想。齐霄奎下山后四处奔走,忙碌了好一段时间,却没有引起一个高官勋爵的注意,谁也没有把他当作济世之才,拯世之雄。齐霄奎还是那个齐霄奎,碌碌无为,不为人知。

齐霄奎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赏识,赚苦力钱的事不愿意干,赚轻松钱的事又不会做,时间一长,连吃饭的钱都成问题,只能吃粗食住小客栈里最便宜的陋铺。

到这时候齐霄奎才知道升官发财的路子并不好走,看似容易做起来难!想的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千思万想之后,齐霄奎想到了一句俗语——朝中有人好做官。人生中有个引路贵人会轻松的多,不奋斗才能轻松得到高官厚绿。齐霄奎决定找个合适的高官投奔,作为自己的敲门砖、引路贵人,但是投奔谁呢,谁才是慧眼识珠的贵人?

有心人总是会有机会光顾的,齐霄奎也是这样。有一次在客栈饭就餐的时候,听到了邻桌的两个汉子边喝酒边说的话。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汉说:“如今梁山好汉荡平了各路反王,天下大定,我等习武之人没什么事可干了,你我兄弟英雄无用武之地。

兄弟,我听说高太尉暗地招收江湖能人为己所用,我们俩就去投奔高太尉,混个出身吧。”

另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汉子说:“高俅是奸佞狗官,与梁山好汉是生死仇人,将来难有好结果,这样的人不值得我等正义之士投靠。”

三十岁的大汉道:“我管他是忠臣还是奸臣,有奶就是娘,只要他能重用我,给我个出息就行。”

“道不同不相与谋,你去投你的高太尉,我不去!我还是在江湖中混日子算了。”

“我们俩是最好的师兄弟,早就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决意不去我当然也不会去的,还是一起混江湖吧。”

齐霄奎听到两人的对话,心中便有了主意。认为那个三十岁的大汉说的没错,自己本就是抱着寻出身的目标而来,只要谁能重用自己就投奔谁,管他是忠还是奸,那不是自己需要关心的。

齐霄奎自我劝慰道,忠奸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结论是胜利者做的,说红就是红。说黑就是黑。失败者狗屁都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齐霄奎一直对梁山强人很反感,高太尉与梁山人是对立的,那就是一路人的知音嘛,说不定还惺惺相惜呢。

齐霄奎选了投靠目标,就不再做他想,出了饭店就一心一意直奔东京高太尉府而来。

一到东京就直接找到高俅府邸,毛遂自荐地向高俅自我吹嘘一番,果真甚得高俅欣赏。高俅得知齐霄奎是终南山来的隐世高人,心中暗喜,但没有明显表露出来,先要齐霄奎表演一番,展露出一些本事来给他看看,方才能量材使用。

高俅笑道:“英雄也不必沮丧,老夫能看好你,自然会给你一个出身,也会给你创造出用武之地的机会,让你名利双收,光宗耀祖。”

齐霄奎大喜:“恩公有何妙策?”

高俅阴测测地道:“一百单八星已经离开了梁山,但他们贼心不死,脑子里时时刻刻还想着梁山,心窝里牢牢惦记着水浒,终究是朝庭的隐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