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六章 万里残云清风起 (1/2)

《无相诀》分为四篇口诀:心法篇、调息篇、凝神篇和行气篇。

另有要诀三十五字:“动如江河入海,静若古井无波。久习则水火既济,神气交融,渐臻「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

形面上的意思,壶丘大概懂得几分。

无非就是《无相诀》大成之后,刚柔相济,收放自如,至于「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到底是何意,他就不懂了。

想必修炼这部功法,一定是顺篇而习。

先看心法篇:“虚灵顶劲,舌抵上腭,目垂帘而神光内敛;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如渊渟岳峙。”

心法与太极拳的纲领似有雷同,也幸好壶丘在街头卖书老汉那里,看过“太极秘术”,勉强能自行尝试。

只见他身体立直,头悬气线,下颌微收,提百会穴,肩背沉松,站桩立定。

可惜壶丘经验不足,自我感觉像是提线木偶,每个要诀单独做有六七分,同时做却只有一二分。

要想统筹全身体验,尚需多加努力。

沂州大雪已经连续飘洒三天,今日终于小了许多,想来街上应该能见到行人了。

念及自己不能掌握心法要领,壶丘便决定去寻一寻街头老汉,看看太极纲领。

刚吃过午饭,壶丘还是穿着那身带补丁的褐色棉衣,与马尔汉打过招呼之后,便要离开走马寺。

可走出寺门壶丘才惊觉,雪是小,山间积雪却依旧厚重。

向远处望去,虽是在山林之间,但除了茫茫雪色,不见半点人影,连动物都不见一只。

见此情景,壶丘这才知道自己想当然了。

不要说大街上,怕是连自家门前都无人站立,想来那位卖书的老头儿,定然也不出摊。

踌躇满志的少年郎,眼下没了兴致,只能返回走马寺,静待积雪消融。

-----------------

沂州东北方向的潍县,雪倒是没那么大,在家里躲雪三日的齐昆仑,终于憋不住游玩的心思。

与寻常人不同,雪雨天气往往最令人惆怅,齐昆仑反而最钟情于这种天气。

雪天银装素裹,世界白净;

雨天银河倒泻,天地清新。

尤其是小雨天气,齐昆仑必定要撑起油纸伞,认真感受细雨如丝的温润。

如今再逢雪后圣洁,理当出门陶冶情操。

无需随从,齐昆仑只爱独自出游,反正小镇上都知道齐家有个倜傥的齐公子。

也都知道齐家家大业大,无人敢生歹意。

踩着吱呀作响的积雪,齐昆仑莫名觉得心安,惟愿余生尽是安宁岁月。

赏雨雪,见花鸟,最好再遇一佳人,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美好愿景,在十四岁的少年心中深种。

正如他常常念叨:“和其光,同其尘,内敛光芒,与世无争。”

但人生不能太过顺畅,也不能趋于平庸。

若能遇上江湖侠客,肯与他讲讲江湖韵事,又愿意听听他的学说伦理,就更圆满了。

而齐昆仑决计想不到,将来不但能听闻江湖故事,还成了半个江湖人。

他缺的,不是心性,而是一个契机,毕竟他可是一个时刻想要去往外面世界的壮志少年。

行走半刻钟,齐昆仑已离家有段距离,前方零零散散的小摊贩,已经重新开张。

惊喜的是,卖糖葫芦的那位大娘,同样出摊了。

齐昆仑不免有些雀跃,不自觉加快脚下步伐。

糖葫芦其实算不得稀罕玩意儿,尤其是他这种富家公子,哪里会缺小零食。

可齐昆仑也不知为何,自小便对糖葫芦有种特殊的喜爱。

特别是母亲病逝之后,遇见糖葫芦必买,平时也会心心念念。

买也不会买多,只要一串,甚至都不用吃,只是拿在手里都会觉得很踏实。

“大娘,可否来串糖葫芦?”

“齐公子,您又来啦?我给您拿串顶大个儿的,还是三文钱。”

齐昆仑问完就已经开始掏钱,不成想身上只带了些碎银子,还得让大娘找钱。

大娘也是见他尴尬,当下爽朗一笑:“这次先给您赊着,下回等您一块结。”

齐公子风度翩翩,为人和善,不光是大娘,这附近所有商贩都愿意给他赊账。

且在五年之前,平溪镇曾有过一场旱事,齐家本打算济粮日,后来却因齐公子不忍百姓疾苦,劝齐盛又延长了一日。

自那之后,当地百姓便对齐昆仑褒奖有加。

一串糖葫芦而已,哪怕他真不给钱,也不值得计较。

可齐昆仑有读书人的气节,每次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