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14、微光 (1/8)

禺疏影那一声简短的“嗯”,像一枚投入张怀逾意识深海的坐标,带着不容置疑的确认感,沉入水底,却搅动着无法平息的暗流。接下来的几天,排练室巨大的落地镜里,那个沉默伫立的身影似乎多了一分难以言喻的游离感。他手中的书页翻动得比以往更慢,目光在字里行间游移,却常常失焦。禺疏影依旧如精密校准过的仪器般运转,汗水浸透黑色的练功服,紧贴着她绷紧的肌肉线条,那些新旧叠加的淤痕在惨白的灯光下,是沉默的、淬炼意志的勋章。但偶尔,当张怀逾的目光从书本的边缘抬起,会极其偶然地捕捉到——在她完成一组令人心悸的高难度旋转跳跃、收势站定的瞬间,她的视线并非立刻投向镜中审视自我,而是极其短暂地、仿佛无意识般,投向排练室高窗外那片灰蓝色的城市天际线。那目光里,不再是纯粹到冷酷的专注,而是掺入了一丝……类似航海者等待灯塔微光穿透迷雾、确认航线是否存在的、微渺却执着的微光。她的沉默依旧强大,如山如岳,却似乎不再仅仅是坚不可摧的寒冰,而是冰层之下,悄然改变流向、积蓄着未知力量的深水。

约定的周六,天空是一种稀薄的、带着水汽的灰蓝色,像一块浸湿的、半透明的旧布。张怀逾提前一小时就到了约定的地点——“墨痕”。这是一家藏匿在老城区旧书市拐角深处的小咖啡馆,门脸低矮而古旧,木质招牌被岁月摩挲得字迹模糊。推开门,浓郁的、仿佛有实质重量的咖啡豆烘焙香气混合着旧纸张特有的、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将人包裹。店内空间狭小,暖黄色的灯光如同融化的琥珀,温柔地流淌在深色的、布满细密划痕的木质桌椅上。空气里漂浮着咖啡机蒸汽持续嘶鸣的白噪音、客人压低嗓音的交谈碎片、以及从老式唱片机里流淌出来的慵懒爵士乐小号旋律。喧嚣,却不刺耳,像一层温暖而包容的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感官的堤岸。这与张怀逾习惯的排练室那种汗水蒸腾下的死寂、王艳源实验室福尔马林浸泡的冰冷、图书馆古籍堆砌的肃穆,构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正常”维度。

他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玻璃被外面书摊色彩斑斓的塑料棚顶映照得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光影在桌面跳跃。张怀逾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生理性的局促。手指无意识地、一遍遍摩挲着桌面木纹的沟壑,试图从这粗糙的触感中汲取一丝现实的锚定。这里的一切都太“正常”,太“生活”,充满了未经他“测量”的、无序却生机勃勃的细节。他和禺疏影,仿佛是被某种异常力量扭曲了存在坐标的质点,误入了这片温暖的海域,显得格格不入。

门铃发出清脆而短促的“叮铃”声,像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小石子。

张怀逾的心脏,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随即以一种陌生的、沉重的节奏撞击着胸腔。他抬起头。

禺疏影推门进来。她褪去了标志性的练功服和刻板的校服。一件质地柔软的烟灰色高领薄毛衣,服帖地包裹着她修长而线条清晰的脖颈与锁骨,透出一种沉静的克制。下身是一条深蓝色的直筒牛仔裤,简洁利落,衬得双腿笔直如标尺。外面随意地罩着一件剪裁挺括的深色短款风衣,此刻敞开着,随着她的步伐微微摆动。头发依旧是干净利落的马尾,但额前不经意散落了几缕柔软的发丝,如同冰冷的雕塑被阳光拂过,柔和了那过于冷冽的轮廓。她似乎也被这室内骤然包裹的温暖喧嚣与复杂气味晃了一下神,脚步在门口微不可察地一顿,目光如同雷达般迅速扫过店内,带着舞者特有的空间定位本能,精准地锁定了角落靠窗的张怀逾。她微微颔首,动作幅度小得几乎可以忽略,算作无声的招呼,然后径直穿过略显拥挤的桌椅间隙,步履稳定而轻盈,带着芭蕾舞者特有的、将力量与优雅融为一体的控制力,向他走来。

她在张怀逾对面落座,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迟疑或审视的痕迹,仿佛这并非一场带着微妙试探的邀约,而只是在某个寻常地点、讨论一份常规的排练计划表。椅背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点单。”她言简意赅,目光落在桌上的牛皮纸菜单上,指尖点了点,发出笃定的轻响。命令式的语气依旧,却似乎被咖啡厅的暖意和嘈杂柔化了一层棱角。

张怀逾抬手示意服务生。禺疏影没有犹豫:“一杯黑咖啡。纯粹。”三个词,清晰明了,不加糖,不加奶,如同她核心的本质。张怀逾的目光在菜单上那些点缀着奶油和糖浆的花哨名字上掠过,最终停留在最基础的一项上。他犹豫了一下,声音有些干:“一杯热可可。”这个选择,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感到陌生的、近乎软弱的甜腻气息。

禺疏影抬起眼,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比平时稍长的一瞬。那眼神里没有明显的情绪,平静得像一泓深潭,但张怀逾莫名地感到那目光似乎穿透了他试图维持的平静表象,精准地扫描到了他此刻内心翻滚的、名为“局促”与“不安”的暗涌。服务生记录后离开,桌面上短暂的沉默被重新涌上的背景音填补。爵士乐的低沉吟唱,邻桌情侣的喁喁私语,咖啡杯碟的轻微碰撞……这种寻常的“白噪音”海洋,反而让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