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单位图书馆那扇沉重的木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老张头的鼾声和满室书香。
耀振国深吸一口走廊里略带机油味的空气,只觉得神清气爽,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雀跃!
成了!《合金钢冶炼工艺》的关键数据如同烙印般刻进了他的大脑!
温度、配比、时间、冷却曲线…那些原本冰冷晦涩的数字和图表,此刻在他眼中都化作了蒸好“硬窝窝头”的终极秘方!
“铬锅火候要猛!Ac3 50度是底线!”
“钼汤入味得慢,保温时间必须足!”
“废机油淬火?那是往窝窝头上浇凉水,不裂才怪!”
“回火更要精!250到400度是鬼门关,碰都不能碰!”
他一边快步朝分配给他们的保密车间走去,一边在心里疯狂复盘,嘴里还念念有词,手指在空中无意识地比划着升温曲线。
路过的两个穿着工装的技术员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瞟了他一眼,耀振国浑然不觉,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窝窝头”的硬度指标!
推开保密车间的厚重铁门,一股熟悉的机油、金属和汗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车间一角,临时划出的“枪械原型研发区”已经初具规模。
老爹耀启明正对着一个刚组装的简易盐浴炉(得益于保密单位的资源倾斜)敲敲打打,古铜色的脸上眉头紧锁,显然对这“高级玩意儿”的操作还有点摸不着门道。
技术员小王则拿着图纸,抓耳挠腮地对着几块刚下料、还带着毛刺的钢材发愁。
而肖芬仪,已经坐在角落一张堆满图纸和计算稿的桌子后面。
她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保密工艺手册,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记录着什么。
听到门响,她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地扫过耀振国,仿佛图书馆里那场荒诞的“窝窝头”请求从未发生过。
“耀同志,回来了?”小王率先打招呼,带着点好奇,“肖工说你去查资料验证你那…呃…理论去了?”
“对!查完了!”耀振国中气十足,脸上洋溢着一种“真理在握”的自信光芒,大步流星走到工作台前,把手里那个已经有点捏变形的黑窝头“啪”一声拍在图纸上!
动作之豪迈,把老爹和小王都吓了一跳。
“理论完全正确!”耀振国目光炯炯,环视三人,“经过我严谨的‘窝窝头模型’推演和权威资料(他朝肖芬仪的方向努努嘴)数据印证!我们之前失败,根子就在——火候不对!锅没烧透!汤没入味!淬火还浇了凉水!”
“……”老爹耀启明嘴角狠狠抽搐了一下,手里的扳手差点掉下来。
他看着儿子拍在图纸上那个硬邦邦的窝头,再看看旁边那些闪着金属寒光的钢材和图纸上复杂的结构图,一股荒谬感油然而生。
这兔崽子,真打算用蒸窝头的道理造枪?!
肖芬仪停下笔,抬起头,清冷的目光落在那个窝头上,又缓缓移到耀振国那张“正气凛然”的脸上。
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像是在观察一个罕见的实验样本。
小王则是一脸懵逼加好奇:“火…火候?锅?耀工,您这…这到底是…”
“别急!听我分解!”耀振国拿起一根粉笔(保密车间里这玩意儿挺多),走到一块充当临时黑板的大铁板前,唰唰唰画了个极其抽象、歪歪扭扭的炉膛,旁边还画了个冒热气的窝窝头。
“同志们!看这里!”他用力点了点那个炉膛,“这就是咱们的‘老灶台’!之前为啥炼出的‘窝窝头’软趴趴?火候不够!锅(Cr元素)都没烧红(达到奥氏体化温度Ac3)!更别说猛火加温(Ac3 30-50℃)了!这就像蒸窝头,灶膛里火苗蔫了吧唧,能蒸熟才怪!”
他又在炉膛旁边画了几条波浪线:“再说‘钼老汤’(Mo元素)!书上…哦不,我模型推演显示,老汤要入味,得文火慢炖(长时间保温)!让‘汤味儿’(Mo原子)渗透到窝窝头(基体)每一个角落!之前保温时间太短,汤味儿浮在表面,能顶啥用?关键时刻压不住‘火气’(脆性)!”
最后,他画了个油桶,又画了桶水,在两者之间打了个巨大的叉:“最要命的是淬火!用废机油?杂质多,冷热不均!这跟蒸好窝头猛地浇一瓢凉水有啥区别?外面凉了芯还热着,热胀冷缩一较劲,不裂(产生巨大组织应力)才见鬼了!书上…呃…我模型强烈建议,用‘温盐水’(盐浴等温淬火)!降温均匀,窝窝头内外一起变硬(获得贝氏体组织),又强又韧!”
他口若悬河,将书上看来的专业热处理工艺,完美套进了“蒸窝头”的壳子里。
一边说,一边还拿起那个真窝头在铁板上比划,仿佛那就是枪管的雏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