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章:初露锋芒,学霸震惊 (1/2)

林悦的尖叫还悬在半空,颜夕掌心的蓝光已经蔓延到手腕。她只觉一阵晕眩,眼前的教室仿佛被扔进碎纸机,哗啦哗啦撕成碎片。

等她再次睁眼,正坐在教室里,课本摊开在桌面上,老师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人体解剖学基础。

“……所以,大家要记住,胸骨角这个结构,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老师一边说,一边扫视全班,“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画出胸骨角的位置?”

没人举手。

颜夕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那抹蓝光已经消失不见,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她知道,不是幻觉。

她是颜夕,重生回来的颜夕,拥有时空灵晶系统的多领域大神。

“我来吧。”她平静地站起身,走向讲台。

教室里一片窃窃私语。

“她?颜夕?不是吧,这人平时连生物课都听不懂。”

“是不是脑子还没恢复啊,刚经历了梦雨桐那件事,怎么就敢上去露脸了?”

“别搞砸了才好。”

颜夕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毫不犹豫地在人体骨骼图上画出一条线。

“胸骨角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微突,是第2肋软骨的附着点,因此可以用来准确判断肋骨位置。”她一边写一边解释,“同时,它还是上下纵隔分界的体表标志,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老师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惊喜的表情:“很好!非常标准的回答,甚至比教材上的描述还要清晰。”

同学们面面相觑。

有人忍不住低声嘀咕:“不会是背的吧?这也太流利了。”

颜夕转过身,目光扫过那些带着怀疑的脸:“如果只是背的,那接下来这个问题你们应该也听过——请解释一下为什么阑尾炎初期常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而后期才会转移到右下腹。”

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这是典型的临床病例分析题,涉及神经分布、内脏反射等多个知识点,难度不小。

“谁?”有人低声问。

“不知道啊,好像没学过。”

“这题超纲了吧?”

老师也微微皱眉,显然没想到颜夕会主动抛出这么难的问题。

但下一秒,她就给出了答案。

“这是因为内脏痛觉神经传导路径具有非特异性特征。”颜夕语气平稳,“阑尾属于中肠器官,其传入神经与脐部共用同一脊髓节段(T10),因此早期疼痛信号会被大脑误认为来自脐周区域。当炎症波及壁层腹膜后,由于其受躯体神经支配,定位才会变得明确。”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容易误诊的原因之一。”

全班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老师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终于,他干咳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震惊:“这个……这位同学,你是不是看过课外资料?”

“没有。”颜夕淡淡一笑,“我只是记得清楚。”

“哈?”后排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你说你啥都没看就能答出来?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吗?”

那人名叫赵晨,是班里的学霸,也是医学兴趣小组的组长,一向以知识储备自傲。

此刻他满脸不屑:“我倒要考考你,你说说,肺动脉高压是怎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

颜夕看着他,眼神平静如水。

“肺动脉高压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动脉性、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部疾病或低氧所致、慢性血栓栓塞性以及其他未明原因。”她娓娓道来,“其中最常见的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包括血管收缩、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原位血栓形成等。”

“此外,长期缺氧、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会导致肺血管重构,进一步升高肺动脉压力。”

赵晨脸色变了变,不甘心地继续追问:“那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类病人会出现‘杵状指’?”

颜夕嘴角一勾:“当然可以。”

“杵状指主要与慢性缺氧有关,特别是在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较为常见。”

“具体来说,缺氧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生长因子,如VEGF、PDGF等,刺激手指末端软组织增生,导致指端膨大,指甲呈弧形隆起。”

她说到这里,忽然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赵晨脸上。

“顺便说一句,这个问题其实去年出现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综述里,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把原文链接发给你。”

赵晨的脸色彻底绿了。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笑声。

有人已经开始掏出手机,偷偷拍下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