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六章 下乡 (1/2)

婚后第三年,戴琳因工作出色,被派到基层担任交流领导。她被派去挂职的地方是恩县,戴琳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地方似听说过。

上任伊始,戴琳也轻车简行,深入恩县的各个乡镇调研,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这天行至平镇大集。

农村的大集永远声群并茂,带着乡村历史的传承感。栉次鳞比的铺面上,有热气蒸蒸的笼包铺,有悬架挂肉的牛羊摊,有转动着磨轮的香油推车,有撑着草棚的鞋帽摊、熟食摊,铺地而开的果摊、菜摊,粮摊,布摊,调味品摊,但更让人印象深刻不是他们在卖什么,而是他们那此起彼伏的高亢且地方口音浓厚的叫卖声和夹杂其中行走的豆腐梆子声、叮叮当当的修车补胎声……。这声音原始、质朴,透着平凡日子的魅力,没有城市生活的静默和小心翼翼……

戴琳看见前面有一骑三轮车的大娘带着一孩子缓缓前行,走到拐弯处时,一辆疾驰的小卡车从左路呼啸而来,大娘来不及躲痤,小卡斜蹭着三轮的一侧而过,顿时三轮发生了侧翻,老人和孩子都被倒斗在地。司机急忙踩住刹车,戴琳也是着实惊了一下,周围的人,很多停下了脚步,但是帮忙时,大家却都犹豫了起来。

戴琳瞧了一下窗外,“小林,停下车,我去看看……”,

“别……戴总,这地儿咱人生地不熟,我刚才从窗户看了一下,肇事的小卡车跑了”司机小林有些紧张。

“咱们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开着吗”,戴琳着急地问。

“噢,有,戴总”,小林忙回答。

“那我还是下去看看吧……”,戴琳从后座推开车门,走到三轮车前,见老太太晕了过去,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扒在地上,胳膊蹭破了皮,渗出了血。

“诸位大爷,我也是过路的,咱们互相做个证,一起把老太太扶起来吧,这样下去,会出人命的……”,戴琳走到三轮车前,

“小林,你先打120,喊救护车,然后打110,报警”,戴琳看见小林从车上也下来了。

“好的,戴总”,

这时大家也反应过来了,几个好心的,也赶快过来扶起老太太,其他的报警的报警,扶孩子的扶孩子。此时孩子也着实吓坏了,唔唔大哭起来,戴琳让老太太侧靠在路边的台阶上,走到孩子身边,抚着孩子的头“好孩子,没事了,别哭,告诉阿姨,记得住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不记得…,我只记得妈妈的电话…唔唔”,

“那你快说给阿姨听”,“77——66—885”,

“好,我这就打给你妈妈,对了,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妈妈说,不能随便给陌生人说自己的名字……”,

“嘿,家庭教育很到位嘛”,戴琳心想,别再多问了,直接拨通了电话“喂,你好,这边是平镇大集,这边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孩子的奶奶晕过去了,孩子让打电话找您……”,

“什么,你说什么,我听不懂,这里是韶东”,

“孩子,你过来给妈妈说话。”

“妈妈,妈妈……”,

电话那边的女人顿时反应过来了“你是童童”,

“妈妈是我,奶奶被车撞了,唔唔……”,

孩子母新半信半疑“孩子,别哭,你让身边的阿姨接电话。”

“你说吧,女士,听着呢”,戴琳接过电话,

“我和孩子爸爸都在外地上班,你告诉我地址,我让孩子爷爷赶过去”,

“好的”,戴琳回答。

这时救护车来了,两个护士并几个行人,七手八脚地把老太太抬上单架,推上救护车上”,

“谁是家属?跟个人一块去”,护士喊,

“这里没有家属”,几个好心人同时说。

“那需要有个人跟着去”,护士要求。

“那我去吧”,戴琳赶忙从车里取了包,跟着上了救护车,回头对小林说“小林,你先在这照应一下孩子,等到警察和当事人家属来”,

“好,戴总”,小林把车停到了不远处。

路上,一个陌生电话打来,”喂,出事的地点在哪”,听出老大爷即有一股着急又有一股怒气冲冲的激动情绪。

“噢,在平镇大集东头新华书店门口,大爷,现在我们已经把大娘送上救护车,来镇中心医院了,孩子和我一个同事还在现场……”。

“咔”一声,电话挂上了,戴琳心想老大爷肯定把自己想成肇事司机了。

老大爷火急火了地赶往平镇大集,看见孙子一把抱在怀里。交警早一步到达,根据行人的描述录了口供,做了记录,看见老大爷来了,对他说“我们对现场做了录像,回去后会进一步调查此事”。

小林站在傍边,看到家属到了,开车离开了。

老大爷也顾不上这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