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64章 萤火虫 (2/2)

火虫幼虫同样能发出微弱的荧光,而且相对容易在腐殖质丰富的湿润环境中存活。

“需要地方,养它们。”

墨磐对凌疏影和海鹞说,“潮湿,有烂叶子,不能太亮,也不能太干。”

一抹极淡的藻绿色在眼中转瞬即逝,凌疏影立刻想到了合适的场所:

“堆肥区旁边,背阴的那块地就很湿润,而且堆肥产生的热量和腐殖质应该很适合。”

说干就干。

墨磐指挥人在堆肥区旁挖了几个浅坑,底部铺上厚厚的、半腐烂的树叶和湿润的泥土,又从岛上收集了大量萤火虫幼虫放入其中。

她用细密的藤网覆盖在坑上,防止成虫飞走。

海鹞则带着人,砍了些细竹子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墨磐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这几个“虫坑”旁边。

她调整坑的湿度,添加新的腐叶,观察幼虫的生长情况。

凌疏影也对她的工作颇有兴趣,时不时也蹲在坑边观察,青灵无声运转。

生物,本质上属于她的领域。

但她没有干预,而是给墨磐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和方案余地。

不久,墨磐就开始动手制作一种特殊的灯笼。

她用削薄的竹篾编成细密的网格笼子,结构精巧,既透气又能防止萤火虫逃逸。

笼子的框架则用坚韧的藤条加固。

“这笼子编得真细。”

“嗯,我自己设计的编法。”

“按照凌疏影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对岛内生态的影响,所以采用原生材料。”

海鹞拿起一个半成品,对着光看,“比咱编的鱼篓还讲究。”

“可虫子那点光,怕是不够亮,一个笼子装几十只,脚底下都照不清。”

“不够亮。”

墨磐承认,她正在给一个竹笼安装提手,那是用柔韧的树皮纤维搓成的绳子。

“所以需要很多笼子,放在一起,制作成光矩阵。”

她顿了顿,补充道,“还有别的。”

“别的?”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