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九章】:老朱的震惊,西厂设立 (1/2)

等事情都处理完之后,朱尘才告辞离去。

老朱坐在御书房,看着手中那本颇为厚实的奏折,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傻小子!”

尽管知道这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但咱好不容易才将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给废除了,实现中央集权。

把权力尽皆收拢在了手中,让皇权至上,成为没有任何约束的存在,又哪能轻易改变?

不过,的确是累了些

其实!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朱元璋并不信任官员。确切的说:天底下所有的官,就没有不贪的。

他打心眼儿里就不相信,这与年少时的经历有关。

即便如今当上了皇帝,他一手建立的大明,也是与百姓共天下,并非与士大夫共天下。

所以,在胡惟庸案爆发后,原本就多有顾虑的老朱,索性来了一场大清洗,并且一举将相权给废了。

“好歹也是那小子的一片孝心,那咱就随便看看吧。”

他微微一笑,打开了奏折。心里边却仍旧不以为然,还打算挑一挑刺,将不合理的地方圈出来。

等明天,再告诉朱尘有哪些地方是行不通的,再好好教这小子几手!

原本只是不经意间的几瞥,然而,过了好一会儿,老朱脸上的神情,却是越发凝重,眉头紧锁:

“掌灯!将灯火弄的再亮些!”

他要看得更仔细些,一字一句好生琢磨琢磨,完全没了先前的不以为意。

......

第二天。

“咚~”

“咚!咚!”

天微微亮,承天门城楼上的报晓鼓敲响。

三通鼓之后,接踵而至的,是奉天殿外的钟鸣。

“噹!”

“噹~噹~~”

钟声雄浑、低沉悠扬。

文武百官清一色穿着绯袍,手持象牙笏板,排成两列,鱼贯而入。

这一次的早朝,与往常一样,倒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是空气中还隐隐弥漫着血腥味儿...

许多人也对昨天朝会的经历,仍旧心有余悸。

但很快,又开始忙着处理国家大事。

末了,老朱道:“咱准备成立西缉事厂,由雨化田担任督主。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西缉事厂,也就是西厂,与东厂相对。

“陛下圣明!”

众大臣异口同声。

他们都知道:雨化田是朱尘的人,这是圣上在帮小太孙组建自己的班底。况且,西厂的建立,势必会对东厂有所冲击。

两厂分立!

最起码东厂的威势,会被分散不少。

这是好事儿!

这些年,大家可没少受曹正淳的窝囊气。

“另外一件事就是...”

顿了顿,老朱又面无表情:

“你们说的没错,将天底下所有的事儿,全都揽在咱一人的身上,的确容易应接不暇,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

即便他一人能总览机务,但后续的继位者呢?

朱尘这小子他信得过,但再传多几次位子,又当如何?

总不可能让所有大明的皇帝,都从鸡毛蒜皮的事儿管起?尤其有一些还是在深宫中长大,不曾去外边游历过,不了解百姓疾苦。

压根就不可能干的了!

哦?

诸多大臣都是一愣,随即脸上又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这是...

要恢复丞相制度了?

这种事,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尤其昨天还惹了他老人家龙颜大怒,一个个狠狠挨了一顿收拾,险些没被吓破胆。

现在还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保住头上的这顶乌纱帽...

然而!

峰回路转?

“这是有关内阁制度的内容,你们好好看看。早点议个章程出来。”

老朱一摆手,殿内伺候的太监便端着一叠厚厚的纸张,到了朝臣的跟前。

人手发了一张,上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详细阐述了何为‘内阁制’。

武将对这毫无兴趣。一帮文臣迅速看完,某些反应比较快的,顿时瞪大了眼珠子,暗暗倒抽着冷气。

所谓‘内阁’,就是选拔几名翰林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决策。然而,‘内阁’仅是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阁员的官位较低,并没有实权!并且日后不在朝中担任要职。

在以往,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以及行政权,权力非常之大,甚至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