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的夜宴散场后,梨园的灯火反而愈发炽烈。三更梆子响过,三十六盏青铜宫灯将庭院照得亮如白昼,灯架上的飞天浮雕在光影中仿佛活了过来,衣袂飘飘欲乘风而去。杨贵妃卸去繁复的头饰,只着一件素色襦裙,赤足踩在被夜露浸湿的青砖上,发间斜簪的玉兰花在穿堂风中轻轻摇曳。
“李学士还未归?“她倚着雕花栏杆,望着院门口堆积的空酒坛问道。红绡捧着新煮的醒酒汤候在一旁,闻言轻声答道:“自宴席散后,李大人已连饮三坛剑南春,此刻正在偏殿......“话未说完,一阵豪放的笑声打断了她的话语。李白敞着衣襟,酒壶在手中晃出晶莹的弧线,脚步虚浮却眼神清亮地从月洞门转了进来。
“好个《霓裳》!“他大笑着将酒壶抛向空中,壶嘴喷出的酒液在月光下划出银亮的弧线,“只是某家还有些想法,不知娘娘可愿一听?“杨贵妃抬手接住半空坠落的酒壶,指尖残留的酒香混着玉兰花的清甜,她挑眉笑道:“李学士醉了,不如先饮碗醒酒汤?“
“醉?“李白踉跄着上前,宽大的衣袖扫落案上的琴谱,“我醉时方见真章!“他突然抓起案头的狼毫,笔尖在砚台里重重一蘸,墨汁飞溅间在素绢上写下“仙乐风飘处处闻“七个狂草大字。字迹如蛟龙腾空,力透纸背,墨迹未干便被他卷起来抛向空中:“这一句,当入《霓裳》终章!“
梨园的乐工们围拢过来,看着素绢在空中翻飞。李龟年捡起飘落的诗句,将羯鼓架在膝头轻轻敲击,鼓点由缓至急,竟与那七个字的韵律奇妙相合。杨贵妃的目光亮了起来,她伸手接住随风飘来的素绢,指尖拂过还带着墨香的字迹:“学士这一句,倒真把月宫仙乐的缥缈写活了。只是......“她故意顿住,眼中闪过狡黠的笑意。
“只是如何?“李白突然逼近,酒气裹挟着他身上特有的松墨香扑面而来。杨贵妃不闪不避,反而将素绢在他眼前轻轻晃动:“只是这曲子缺个引子,需得一首能压得住全场的开篇之诗。李学士可有妙句?“
庭院中突然安静下来,唯有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李白眯起眼睛,盯着杨贵妃鬓间的玉兰花,忽然仰头长笑:“好!今日便与娘娘再斗一回!“他踉跄着走到青铜灯架下,借着跳动的烛火撕下袍角一块布料,又从腰间摸出朱砂,在布上肆意涂抹。
“且看!“他将染着朱砂的布帛奋力展开,“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字迹猩红如血,与雪白的布料形成刺目对比。杨贵妃凑近细看,发现朱砂未干处竟混着酒渍,晕染出奇异的纹路,倒像是云中若隐若现的宫阙。
“好个'骊宫高处入青云'!“她击掌赞叹,转身对乐工们道:“快取笙箫来!“顷刻间,丝竹声起,李龟年的羯鼓如闷雷开道,乐工们配合着诗句的韵律,将新的旋律一点点勾勒出来。李白倚着灯柱大笑,随手扯下玉兰花别在衣襟,举杯痛饮:“妙!妙!此曲若成,定要让天上的仙子也嫉妒!“
夜渐深,梨园中的创作却愈发火热。杨贵妃解下腰间的双鱼玉佩,用红绳系在李龟年的羯鼓上:“这是陛下所赐,今日借你镇声。“少年捧着鼓身,只觉玉佩触手生温,鼓面的牦牛皮仿佛也有了灵性,敲击出的音色更加浑厚悠远。李白则脱了靴子,赤足踩在琴案上,一边吟诵新写的诗句,一边用脚打着节拍,袍角垂落在琴弦上,扫出凌乱却激昂的声响。
“还缺一段转折!“杨贵妃突然喊道,她抓起案上散落的诗稿,在月光下快速翻阅。忽然,她的目光停留在李白昨日写下的残句上——“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字迹潦草得几乎难以辨认,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就用这个!“她将纸页拍在琴案上,“将战乱的急迫与仙乐的柔美放在一处,定能让曲子更有波澜!“
乐工们面面相觑,如此大胆的构思从未有过。李龟年却率先尝试,他将羯鼓节奏骤然加快,如暴雨倾盆,又突然转为舒缓,恰似仙乐再起。杨贵妃随着乐声起舞,广袖时而如利剑出鞘,时而如流云舒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好!好!“李白醉意更浓,他抓起酒壶将剩下的酒一饮而尽,突然撕开衣襟,露出胸口刺着的青莲图案。“我要为这转折赋诗!“他嘶吼着,朱砂笔在宣纸上狂舞,“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诗句尚未写完,他便将宣纸抛向空中,任墨汁滴落,在地面晕染出一片血色的云。
当第一缕晨曦染红宫墙时,新版《霓裳羽衣曲》终于完成。杨贵妃累得瘫坐在地,却笑得比春日的繁花还要灿烂。她望着满脸酒渍、头发凌乱的李白,又看看眼眶通红却神采奕奕的乐工们,突然想起昨夜李白说的那句话——“我醉时方见真章“。或许真如他所言,唯有抛开一切束缚,才能创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
远处传来早朝的钟鼓声,梨园中的众人却浑然不觉。李龟年轻轻抚摸着羯鼓上的双鱼玉佩,第一次明白了贵妃娘娘所说的“音乐是人心的震颤“。而李白则歪倒在琴案上,手中还紧紧攥着半片玉兰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