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五章: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 (1/2)

十年后的春日,陆氏集团总部顶楼的空中花园里,樱花如雪般飘落。星晚穿着笔挺的西装,正在与埃及文物局代表视频会议,讨论金字塔内部数字化建模的最新进展;陆承渊则戴着智能眼镜,在全息投影中反复调试着玛雅遗址的虚拟现实复原方案。兄妹俩忙碌的身影,与花园里古老的银杏盆景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融。

此时,苏晚晴正在联合国总部参加《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化共享公约》的签署仪式。作为该公约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她站在发言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来自180多个国家的代表:“今天,我们签署的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人类文明共同的承诺。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让帕特农神庙的浮雕、敦煌的飞天壁画、复活节岛的石像,都能跨越时空,在数字世界中永恒绽放。”

与此同时,陆沉舟正在西南联大旧址主持“护书人文化研究院”的十周年庆典。曾经的老校舍经过修缮,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礼堂内,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坐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特殊的时刻。

“十年前,我们在这里许下守护文化的誓言。”陆沉舟的声音在礼堂回荡,“如今,研究院已培养出3000多名专业人才,他们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大屏幕上播放着研究院的成果:从失传古籍的AI修复,到濒危语言的数字存档,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庆典结束后,陆沉舟独自来到那棵银杏树下。树皮上的纹路仿佛时光的刻痕,记录着祖辈的坚守与后辈的传承。他轻轻抚摸着树干,想起第一次在这里向苏晚晴表白的情景,嘴角不禁泛起微笑。

“爸爸!”星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一个精美的木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授予我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木盒打开,一枚金色的奖章在阳光下闪耀,上面刻着“为了人类文明的永恒”。

陆承渊也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哥,我们研发的‘文明之眼’全球文物监测系统,刚刚发现吴哥窟一处隐蔽壁画出现褪色迹象。”星晚立刻接过话头:“我联系柬埔寨的团队,启动紧急保护程序!”

看着儿女雷厉风行的模样,陆沉舟欣慰地笑了。曾经那个在他怀里撒娇的小女孩,那个总爱摆弄机器人的小男孩,如今都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文化守护者。

这一年,陆氏集团启动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计划——“文明交响”全球文化遗产互联工程。该项目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全球各地的文化遗产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确保其永不丢失;同时利用元宇宙技术,打造一个跨越时空的数字文化世界,让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不同文明之间。

星晚负责项目的文化内容策划。她带领团队走访了全球200多个文化遗址,收集了海量的历史资料和民间故事。在印度恒河边,她记录下古老的梵文史诗;在秘鲁马丘比丘,她倾听着印加文明的传说;在意大利威尼斯,她见证了水城的变迁与守护。

陆承渊则专注于技术研发。他的团队开发出了“量子级文物扫描器”,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情况下,实现纳米级的精细扫描;还设计了智能AI助手“文明使者”,能够用300多种语言为人们讲述文化故事。

然而,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欧洲,一些国家对数据共享心存顾虑;在非洲,部分部落担心现代技术会破坏传统文化的纯粹性。星晚和陆承渊分别带队,前往各地沟通协商。

在法国卢浮宫,星晚向博物馆馆长展示了“数字卢浮宫”的构想:“通过元宇宙技术,我们可以让蒙娜丽莎的微笑走出玻璃展柜,让游客与达·芬奇进行‘对话’。而且,所有数据都会严格加密,确保文物安全。”馆长最终被她的诚意和创意打动,同意合作。

在肯尼亚的一个部落,陆承渊与长老们围坐在篝火旁,用当地语言解释道:“我们的技术不是要改变你们的文化,而是要让全世界听到你们的故事。比如,我们可以用3D建模还原你们的传统舞蹈,让年轻人更好地学习传承。”长老们逐渐放下戒心,热情地向他展示古老的图腾和仪式。

经过两年的努力,“文明交响”工程终于上线。上线当天,全球有超过1亿人同时登录。人们可以在数字世界中,漫步于敦煌莫高窟的洞窟,聆听唐代乐师的演奏;也可以穿越到古希腊,与苏格拉底进行哲学对话;还能走进非洲部落,体验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

在工程的庆功宴上,联合国秘书长亲自发来贺电:“‘文明交响’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文明的胜利。它让我们看到,在科技的助力下,不同文化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

夜深了,陆氏一家人再次相聚在老宅的银杏树下。星晚和陆承渊分享着项目中的趣闻,陆沉舟和苏晚晴微笑着倾听。月光洒在银杏叶上,泛起点点银光,仿佛天上的星星落在了人间。

“爸爸妈妈,”星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