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齿轮缓缓转动,转眼又是十年。此时的陆氏集团早已褪去纯粹的商业外衣,化身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在陆沉舟的带领下,集团将业务重心转向文化产业,不仅在全国各地修缮历史遗迹,还成立了专项基金,致力于挖掘和保护民间历史故事。
苏晚晴在体制内也稳步前行,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她牵头的多个项目不仅获得了国家级奖项,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年,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她认真记录、仔细研究的身影。她的工作不仅是为了保护历史,更是为了让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重新焕发生机。
星晚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就读于历史系。在大学的校园里,她是个风云人物,不仅成绩优异,还发起了“青年护书人”社团,带领同学们一起探寻历史的奥秘。社团成立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难,资金短缺、人员不足,但星晚没有放弃。她想起小时候听父母讲述的祖辈故事,那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一路前行。在她的努力下,社团逐渐壮大,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加入。
陆承渊则展现出了惊人的科技天赋,考入了顶尖的理工大学,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交叉领域研究。他研发的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快速鉴定文物的年代和真伪,还能对濒危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他的实验室里,总是摆满了各种奇思妙想的设备和模型,每一个都凝聚着他对文化保护的独特理解。
这一年的秋天,恰逢西南联大建校八十周年。陆氏集团与当地政府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活动的主场地就设在当年的老校遗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圣地,每天都有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活动筹备期间,苏晚晴和陆沉舟整日忙碌。苏晚晴负责统筹活动的文化内容,从展览策划到嘉宾邀请,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关;陆沉舟则凭借其出色的商业头脑,为活动拉来了众多赞助,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两人虽然忙碌,但却乐在其中,因为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纪念活动,更是对祖辈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星晚和陆承渊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星晚带领“青年护书人”社团的成员,负责活动的志愿者工作。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热情地为游客讲解历史,解答疑问。陆承渊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活动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数字展厅。游客们戴上特制的眼镜,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着先辈们的艰辛与坚韧。
活动当天,老校遗址被装点得格外庄重而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联大校友以及普通民众齐聚一堂,共同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陆振国作为陆家的长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深情的讲话。他回顾了陆家与联大的渊源,讲述了祖辈们为保护文化所做出的努力,最后语重心长地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联大,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传承那份守护文化的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苏晚晴的演讲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她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她讲述了这些年在文化保护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分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她提到奶奶和爷爷当年的英勇事迹时,声音哽咽,台下不少人也红了眼眶。“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她说,“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本本书、一件件文物,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文化的薪火永远燃烧。”
陆沉舟在活动中宣布,陆氏集团将捐赠一笔巨额资金,用于建立“护书人文化研究院”。研究院将汇聚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将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保护人才。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活动结束后,一家人来到老校遗址的那棵银杏树下。这棵树见证了祖辈的爱情与坚守,也见证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与传承。如今,它依然枝繁叶茂,金黄的叶子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星晚看着父母,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陆承渊也坚定地点点头:“我要用科技的力量,为文化保护插上翅膀,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我们的历史。”
苏晚晴和陆沉舟对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陆沉舟揽过妻子的肩膀,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你们,是你们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银杏树上,洒在这一家人的身上。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银杏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这一刻,时光仿佛静止了。他们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守护文化的信念将永远在他们心中扎根,如同这棵银杏树一般,历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