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45章 招生 (1/2)

林奕对儒家理学没什么好感,但对农学派的极端思想更是嗤之以鼻。

平衡即将打破,孙院长的耐心不多了。核心技术无法掌握,被人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

农学派想要发展,离不开林奕,但要分清主次,林奕的所作所为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在林奕的默许下,薛文敏向书院屈服了。这让书院高层高兴坏了,听说他们在食堂弹冠相庆,喝到大半夜。

孙院长没有参与宴会,而是写了一份奏折让吴公公转呈皇帝。

吴公公带着百斤化肥返京。

时间一晃而逝,来到了六月初。

这一天,书院学子发现这几天来了很多名人。虽没有见过本人,但都听过他们的大名。

“那是严翰林,十年前弹劾誉王圈地而闻名天下……”

“那个是……我的天啊,我没看错吧……”

“你没看错,是他,诗画双绝唐子安。”

“那何等风流人物,怎么来了我们书院……”

学农派学子很纳闷,今天来的名士都是理学传人,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禁对他们的目的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猜疑。

“比拼学问,我们也不怕他们!”

“就是,我们农学派早已今非昔比,书院成果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让他们无地自容。”

以前的农学派没有拿出手的成果,一个嫁接研究了几十年也没研究明白,视为不传之秘。自从他们来到书院,嫁接之术都没人提了。

现在的农学派,腰杆很硬,谁来的都不怕。

本地名士郑方智热情接待了一众好友,这些人都是受他邀请而来。

郑府。

好友相见,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寒暄过后,有人开口问道。

“郑兄,你在信中说,薛文轩要开课收徒,莫不是说笑吧。”

“不管真假,我已通知家中晚辈,话都说出去了,总不能让我食言。”

“我的亲子与族侄正在赶来的路上……”

薛文轩的大名早已人尽皆知。没有真才实学,朝廷绝不会下旨重赏。

郑方智笑了笑道:“诸位稍安勿躁,还有两位朋友没来,等会到了,一起去看看薛公子的本事。”

“移花接木?我好奇许久……”

“那叫嫁接之术,听说并不难。我对里那土地增肥的仙丹非常好奇,外界传得太神。郑兄?劳烦告知,真有此等奇事?”

“我还听说薛文轩能操控家畜生长,让母鸡下蛋,只需念一句咒语即可。”

看着众人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郑方智摆了摆手,解释到:“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们就在书院,一会便能亲眼目睹。”

“若是真的,此行不虚。”

严翰林赋闲在家,对朝中的事情了解不多,但也听说了朝廷重赏薛文轩的事情。一开始以为是农学派沽名钓誉,不曾想,竟是真的。

……

食堂。

陶文敏也邀请了一群好友,大多数是年轻士子,都有举人功名,甚至有几人出自名门望族。

十多人中,只有两三人出自寒门。

“人都到齐了,陶兄就别卖关子了,快带我们一睹为快。”

“是啊,茶都喝一壶了,赶紧带我们去开开眼界。若是真的,明年的会试我便不去了。”

“此话当真?”

“哼,我唐子安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有你唐神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你放心什么?若与外界传闻不符,我转身就走,你莫拦我。”

“你走不了咯,陪我一起在书院拜师读书吧!”陶文敏信心满满道。

其余几人见状,对书院的种种传说,心痒难耐,催促陶文敏带他们一睹为快。

陶文敏交代了一些规矩,只看别问。因为书院某人脾气不太好,尤其看见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在他眼里跟废物没什么区别。

一行人兴奋不已,跟着陶文敏参观书院。

陶文敏跟个导游似的,手里举着一杆旗帜,上面写着天才班三个大字。

刚参观完鸡场,一出来,就看见了郑方智,同样举着一杆旗帜,上面写着“名士班”三个字。

见面之后,互相见礼,却没有交流,各逛各的。

……

院长公署。

戴总管正在向孙院长汇报近日的工作。

“林小子还在书房?”

“听说十天没出门了,一直呆在书房里,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干什么?当然是写教材,他要收徒当先生了。不逼一逼这小子,就他那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