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废车场的快门声
周三的夕阳将废车场染成铁锈色,林砚的定制诺基亚藏在摄影社的尼康F80相机包里,机身改装的GPS模块偶尔发出轻微震动。陈墨穿着苏晓借的旧卫衣,袖口露出的胎记在暮色中与林砚的1.4mm纹路形成淡红呼应,她手里的佳能EOS30D挂着长焦镜头,镜头盖内侧贴着从法医书籍上撕下的指纹提取教程。
苏晓,今天拍什么主题?林砚假装调整三脚架,目光扫过远处正在卸货的集装箱。苏晓抱着胶卷盒走来,她终于换上了短袖,手臂的淤青涂了碘伏,泛着淡黄色:社长说,拍时间的废墟。她的尼康FM2相机挂着遮光罩,里面藏着王浩给的微型录音笔。
废车场中央的报废公交车里,林砚发现座椅缝隙间夹着块蓝色布料。他用修表镊子夹起,布料边缘有校徽刺绣——是青苔巷中学2005届的校服,左胸位置有块补丁,针脚细密如文物修复的金线。陈墨的相机闪光灯亮起,布料上的汗渍在紫外线下显形为饕餮纹,与虎符碎片的纹路一致。
是软包装材料。林砚将布料塞进证据袋,纹路突然发烫,1.4mm的红线窜至1.5mm,解锁2012年的记忆碎片:某文物走私案中,罪犯用学生校服包裹青铜器,利用汗液酸性加速做旧。他转头看向陈墨,后者正在笔记本上画校服剪裁图,袖口处标注着藏青铜器耳的字样。
那边有辆红旗CA770。苏晓指向废车场角落,昨天还没在这儿。林砚举起改装后的GPS相机,镜头里的汽车牌照被自动识别:尾号3208,和周婶家的门牌号一样。诺基亚同时收到王浩的短信:该车型1980年停产,车主登记为墨色二手车行,实际控制人钟某。
陈墨的长焦镜头对准汽车后备箱,透过破损的车窗,能看见里面堆着叠好的校服,每件校服都用红绳捆扎,绳结样式与李墨林的中山装盘扣完全相同。林砚注意到车顶天线缠着MP3耳机线,线芯露出的铜线在夕阳下泛着冷光——那是用来接收234Hz铃铛频率的改装天线。
我去拍汽车内部。林砚压低声音,将GPS相机交给陈墨,每五分钟按一次快门,轨迹会自动上传到警队云端。他钻进车内时,闻到混合着汽油和樟脑丸的气味,后备箱的校服堆里掉出个铁皮盒,盒盖上刻着东亚文物昭和二十年。
铁皮盒里装着青铜碎屑和干燥剂,干燥剂包装上印着墨色包子铺专供。林砚的纹路蓝光暴涨,视网膜上投出2025年的物证报告:青铜器做旧剂含淀粉成分,与2008年某早餐店姜末成分吻合。他突然想起苏晓说过,老钟会在拆解文物时播放《夜上海》,而车内的收音机旋钮正好停在FM97.4——那个频率播放的正是周璇的老歌。
林砚!陈墨的呼喊从车外传来,同时响起的还有相机快门声。林砚抬头,看见三个穿黑色雨衣的男人正从集装箱方向走来,为首者左腕有蛇形刀疤——是坠楼未死的老蛇。他迅速将铁皮盒塞回校服堆,用修表工具拧开收音机后盖,里面果然藏着微型电路板,芯片型号与早餐店肉馅里的相同。
拍照的学生,滚出来!老蛇的金牙在暮色中闪着凶光,他手里拎着个帆布包,包带磨损处露出青铜铃铛的边缘。林砚摸向口袋里的虎符碎片,碎片与老蛇的铃铛产生共振,他手腕的纹路清晰映在车窗玻璃上,形成完整的戌字。
陈墨突然举起相机连续拍照,闪光灯在废车场上空划出银色弧线。老蛇下意识遮住眼睛,帆布包掉在地上,里面滚出的不是别的,正是苏晓妹妹的美术本,封面上的荆棘图案与她手臂的淤青形状完全一致。
你们绑架未成年人!苏晓冲过来,被老蛇一把推开。林砚趁机踢翻帆布包,里面的MP3播放器散落一地,每个播放器里都夹着学生档案复印件,苏晓的诊断书赫然在列。陈墨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切,镜头里的老蛇瞳孔骤缩,右手悄悄伸向腰间的弹簧刀。
千钧一发之际,废车场入口传来警笛声。王浩带着两名警官冲进来,他穿着2008年的警服,却戴着2025年的战术眼镜,镜片反光里显示着GPS相机的轨迹数据:墨色集团收购全市旧校服,用来包装文物!他踢开老蛇的弹簧刀,刀刃上刻着墨水二字——那是陈墨母亲的代号。
这些校服...是从学校废品站收的...苏晓蹲在地上,指尖抚过熟悉的校徽,去年捐的旧校服,原来都用来...她的声音哽咽,林砚这才注意到,校服上的补丁位置都有规则的针脚,那是为了固定青铜器的特定部位。
诺基亚在此时震动,收到2025年的彩信:报废校服的樟脑丸气味,是文物做旧的关键。附件是段监控录像,画面里的陈墨正在实验室分析校服纤维,她戴着黑手套,手腕的胎记已经变成完整的虎符纹路。
王浩从老蛇的帆布包里搜出个笔记本,内页用繁体字写着祭钟仪式流程,重点标着双生纹路者血样校服软包234Hz共振等关键词。林砚注意到仪式时间定在重阳节当晚子时三刻,而地点正是废车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