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五章 早读课的犯罪心理课 (1/2)

第十五章早读课的犯罪心理课

清晨的阳光穿过教室窗棂,在林砚的诺基亚屏幕上投出斜斜的光斑。他摸着口袋里的Z-001臂章,金属质感与修表工具盒的铜扣相互摩擦,发出细微的蜂鸣。讲台上,班主任正拿着粉笔犹豫,黑板左上角的法治教育周标题下,还留着昨天文物拓片解析课的残留板书。

林砚同学,既然你对文物安全这么了解,班主任推了推眼镜,要不今天的早读课,由你给大家做个犯罪心理分析?教室里响起窃窃私语,陈墨在后排举起相机,镜头盖咔嗒打开的声音与林砚手腕纹路的蓝光共鸣。

就从早餐店的收款码说起吧。林砚走上讲台,故意将诺基亚屏幕朝向同学,上面显示着2009年文物走私案的模糊档案——这是他今早从王浩那里借来的未来资料,大家看这些异常转账,金额都包含187、234这样的数字,知道为什么吗?

苏晓举手:是文物碎片的重量!林砚点头,目光扫过教室后墙的体重秤——那是他特意让王浩在校医室调取的,犯罪者用学生熟悉的早餐店做掩护,说明他们对校园环境非常了解。更关键的是,收款码绑定的境外账户用了繁体字备注,这暴露了他们的年龄层。

陈墨突然开口:2008年内地很少有人用繁体,除非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她的相机对准教室门口,王浩穿着便衣站在那里,手里抱着个牛皮纸袋,袋口露出退休教师档案的标签。

没错。林砚接过王浩递来的档案,故意在打开时让1965年香港文物黑市的照片晃过同学视线,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年龄层行为模式,使用繁体字、熟悉文物知识、又能渗透校园的罪犯,最可能是...退休教师。

教室里响起抽气声。王浩的眼镜片反射着档案内容:近五年退休教师犯罪案例中,涉及文物走私的占比达17%,且大多有...他突然顿住,目光落在林砚手腕的纹路上,海外关系。

假设主犯是退休历史教师,林砚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嫌疑人画像,他会利用课余时间接触学生,比如加入摄影社、美术社,用旧书回收MP3维修等借口发展下线。他转头看向陈墨,后者正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就像陈墨妹妹遇到的钟叔,表面是收旧书的,实则是文物贩子。

王浩突然咳嗽一声,递来张泛黄的教师证复印件:这是教导主任的舅舅,李墨林,历史教师,2007年退休,曾在东亚文物保护协会任职。林砚的纹路蓝光暴涨,因为他认出这个协会正是老蛇所在的走私集团伪装的,而李墨林的名字里,墨与林恰好是他和陈墨姓氏的组合。

李老师上周还来学校指导文物社!有同学惊呼。林砚指着档案里的照片,老人左腕有块手表,表带材质与老枪的气枪枪管缠带完全一致:他习惯用古董表链藏匿青铜碎屑,重量正好是187g,对应...他看向陈墨,后者举起相机展示放大后的表链纹路,正是饕餮纹的简化版。

早读课结束时,林砚在黑板上画出十二地支阵图:李墨林熟知学校地形,又参与过2000年电路改造,废车场的密道、教室的监控盲区,都是他设计的。而他的最终目标...他顿住,因为诺基亚突然震动,显示2025年的档案批注:退休教师企图用双生纹路者开启时间之门,回到1934年篡改历史。

是虎符。陈墨替他说完,她的笔记本里夹着从母亲病房找到的银镯拓片,十二地支缺的申和酉,可能就在李墨林手里。林砚注意到她用了可能,因为母亲的银镯上恰好刻着申字,这个细节让他不得不怀疑母亲与案件的深层联系。

王浩收拾档案时,故意将一张1983年的旧报纸留在讲台上:漳州港文物走私案,主犯老蛇的同伙里,有个代号墨水的女性,擅长用化学药剂做旧文物。报纸照片里,戴口罩的女性手腕有块胎记,形状与陈墨的如出一辙。

放学铃响时,林砚在走廊撞见李墨林。老人穿着中山装,袖口露出的手表链闪着微光,与他早上分析的完全一致。林同学对文物很感兴趣?老人停下脚步,语气里带着刻意的温和,明天重阳节,我在废车场办个古董鉴赏会,要不要来看看?

林砚的纹路突然剧痛,解锁2025年的记忆碎片:废车场的祭钟仪式上,李墨林手持虎符,而陈墨被绑在青铜铃铛上,两人手腕的纹路正在被迫共振。他稳住神色,假装兴奋点头:好啊,我叫上陈墨一起!

陈墨在楼梯间等他,相机里存着刚拍的李墨林手表特写:表冠处有铃铛纹路,和老枪的气枪、老周的弹簧秤一样,都是时间走私的信号装置。她顿了顿,声音放轻,我查过档案,墨水在1988年突然消失,那年正好是你出生的年份。

诺基亚在此时收到王浩的短信:警队已部署,明天行动代号钟响。林砚看着短信时间,16:00,正是2008年重阳节的前一天,而2025年的档案里,这场行动的失败导致了文物爆炸案。他握紧陈墨的手,两人手腕的纹路在夕阳下交织,形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亮的蓝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