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气枪藏在关东煮锅下
医院走廊的白炽灯嗡嗡作响,林砚的指尖在母亲病房门上停留三秒。陈墨的相机挂在脖子上,镜头盖边缘还沾着废品站的青灰,她腕间的胎记在消毒水气味中泛着微光,与林砚的纹路形成若有若无的磁场合力。
先别进去。陈墨拽住他的校服袖子,下巴朝走廊尽头的关东煮摊扬起,老板穿的中山装,是1980年代的款式。林砚这才注意到,摊位上方的古早味关东煮招牌用繁体字书写,与废品站冰柜标签的笔迹有七分相似。
摊主是个驼背老人,正在用长柄勺搅动煮锅。林砚走近时,闻到汤底混着汽油味——那是他在早餐店老周身上闻到的同款气味。老人抬头,左眼睑下的疤痕呈闪电状,让林砚想起2020年防爆手册里的涉黑人员特征:旧时代火器伤幸存者,可能携带改装气枪。
要鱼蛋。陈墨故意提高音量,手指在摊位玻璃上敲了五下——这是他们约定的危险信号。林砚注意到老人装鱼蛋的搪瓷盆边缘有磨损痕迹,盆底刻着极小的饕餮纹,与虎符碎片的纹路一致。
同学,小心烫。老人递来纸杯时,林砚触到他掌心的老茧呈环状,那是长期握持气枪扳机的特征。他手腕的纹路突然蓝光爆闪,读取到2020年的防爆现场记忆:罪犯将气枪枪管藏在关东煮锅的加热管里,利用蒸汽掩盖金属热源。
陈墨,你的鞋带开了。林砚突然弯腰,同时用修表工具盒撞向煮锅。铜制锅柄与地面碰撞的瞬间,汤底溅起的水花中露出半截枪管,枪管表面刻着東亞二字,正是1945年文物掠夺机构的缩写。
别动!王浩的声音从楼梯间传来,他不知何时换上了警服,眼镜片反射着走廊监控画面,我们早就盯上你了,老枪。林砚这才发现,王浩的警号与2025年档案里的编号完全一致,而他腰间别着的,正是父亲的万能钥匙复制品。
老枪突然掀翻摊位,气枪从煮锅下滑出。林砚早有准备,用工具盒里的镊子卡住扳机,同时踢出关东煮的格子隔板——每个格子里都藏着青铜碎屑,重量标注为187g,正是老蛇用来制造时间共振剂的标准分量。
文物册在他背包里!陈墨举起相机连拍,闪光灯照亮老枪背后的帆布包,露出半截泛黄的册子,封面上青铜器图谱四个字用繁体字书写,边缘有火漆印残留。林砚认出那是1965年香港黑市流通的文物走私目录,内页可能藏着虎符完整纹路。
气枪的枪管还在发烫,林砚用教导主任保险柜里的拆迁图纸包裹枪管,图纸上的废车场区域突然显形为青铜饕餮纹——这证实了他的猜想:开发商与文物贩子勾结,用基建项目掩盖时间走私的真相。
你以为用关东煮就能掩盖火药味?王浩按住老枪,从他口袋里搜出枚青铜铃铛,铃舌处刻着申字,十二地支缺了申和酉,虎符永远无法完整。林砚注意到,王浩说永远时,目光刻意扫过他和陈墨的手腕。
陈墨主动翻开笔记本记录口供,老枪看见她腕间的胎记时瞳孔骤缩:双生纹路...当年在漳州港,我见过和你一样的女孩...她拿枪指着我,说要守护时间...这段话让林砚浑身发冷,因为2025年母亲的病历里,确实有漳州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
走廊尽头的电梯门打开,护士推着母亲的病床经过。林砚瞥见母亲手指动了动,袖口滑落露出的银镯已经修复,镯身上新刻了申字纹路——与老枪铃铛上的地支完全吻合。诺基亚在此时震动,收到2025年的彩信:关东煮的汤底,是时间走私犯的备忘录。附件是段监控录像,画面里的母亲正在向老枪递关东煮,日期是2008年9月10日。
林砚,你母亲醒了。护工突然跑来,手中拿着张字条,她刚才一直在写这个。字条上用繁体字写着:锅下有耳,铃中有眼,落款是个铃铛图案,裂纹方向与陈墨妹妹的那枚完全相反。
王浩从老枪的帆布包里取出文物册,内页用隐形墨水画着青苔巷的地下管网图,每个检查井都标注着青铜铃铛的埋藏位置。林砚的纹路准确扫过申字标记,蓝光在图纸上投射出母亲病房的三维模型——井底竟直通医院地下配电室。
他们想通过铃铛共振,干扰你母亲的脑电波。陈墨的声音发抖,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的心率会与铃铛频率同步,双生纹路者的血脉,是打开时间之门的生物钥匙。
医院外的梧桐叶突然沙沙作响,林砚看见老枪嘴角扬起诡异的笑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住院部楼顶有个黑影闪过,手中举着的不是别的,正是与老枪同款的改装气枪,枪管上的東亞二字在夕阳下泛着血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