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怎么小姐弟俩迷上了看鬼片。
日常就是:“大姨儿,我写完作业咱们一起看鬼片吧!”
谢邀,请离我远点,我害怕!
小姐弟俩看到津津有味,唯老大在补作业。(孩子手慢,绝对不是边玩边写。)
他们看着看着还要对我说:“大姨儿真不害怕,都是假的。”
我看着阴风阵阵的灵堂以及左右两侧放置的两米高的童男童女。纸扎的童男童女晃晃悠悠的。惨败的手指从封好的缸里伴随着“我好冷”的声音缓缓伸出,突然画面一转,纸人木然的浅笑占据了整块屏幕……
别问问后面的剧情,我已经被吓的走开了。
看鬼片的后遗症就是:
“苏小咪去洗澡。”
“我害怕!”
“苏小咪把脏衣服扔洗衣房。”
“我害怕!”
“苏小咪去倒垃圾。”
“我害怕!”
更甚是,晚上把我喊醒:“大姨儿,我想上厕所。”
“去嘢”
“我害怕!你陪我去。”
更离谱的是,傍晚,天刚黑。我坐在院里刷手机。
她说:“大姨儿我想进屋!”
我疑惑地看向她。
“你就陪我进去开开灯就好了。”
“你自己去呗”
“我害怕!”
好一个理直气壮!
晚上睡觉能不死粘着我吗?
晚上睡觉前我们总要来一轮点书环节。
苏小咪雷打不动申请播放《民间恐怖故事》。
我总是不予办理,并驳回申请。
晚上还睡不睡了!
一起尖叫?一起嗨?
就在今天晚上,她在听睡前故事,自己放了《民间恐怖故事》,我刷手机我没管。
然后我看着她下床,默默地走到放着她正在充电手机的桌子前,将正在播放的《民间恐怖故事》改成了《米小圈上学记》。
呵,继续呀(ಡωಡ)
我买了一对羽毛球球拍一直闲置着。
在家备考的时候想着想着的孩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然不能只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要兴趣使然,所以我带着这帮娃子们去了村大队打羽毛球。
村大队,场地大而且没有来往车辆。
于是我们几个在发球行动和捡球行动之间来回变换,就没一打出去一个的。
然后苏老大就爱上了羽毛球。
是不是很不错,现在每都要缠着我打羽毛球,我就在对面看着他发球,捡球,百无聊赖。
又一下发球,没打到,然后对我璀璨一笑,真是傻到不行,然后再颠颠地跑去捡球。
刚刚想写着有菜又爱玩的基因哪来的时候。
我想起了毕业后就在家闲置的长板,但是凭一腔热血加入社团,买了之后就在寝室积灰,至今一个动作没学会。
不是吧!不是吧!
竟是我家的基因害的吗?
可是我小时候接不到我姐的羽毛球,我会想办法跟我小弟小妹用羽毛球拍打气球啊!
不行今天下午得带着我的板板出去溜溜。
言传身教,家人一定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第一任老师,既然这几个娃子我带着,我就要做好这个榜样!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