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夏的京都。
空气里弥漫着槐花淡淡的甜香,混杂着老城墙根下隐约传来的潮气。
梁华猛地从略显简单的床铺上坐起身。
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带来一丝冰凉的触感。
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
真实得有些刺眼。
却又透着一股熟悉的陌生感。
老旧的木质家具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带着岁月打磨出的光滑包浆。
斑驳的墙壁上,似乎还能看到上一代住户留下的模糊印记。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带着浓重京腔的吆喝,是卖早点的小贩,声音悠长而市井。
这一切无一不在提醒着他。
这里不是他熟悉的那个高楼林立、信息爆炸的未来世界。
“我…这是重生了?”
梁华喃喃自语,喉咙干涩,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记忆如同决堤的潮水般汹涌而来,疯狂冲击着他的大脑,几乎让他眩晕。
汉东省政协主席梁群峰的二儿子。
这个全新的身份,如同一个重磅炸弹,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掀起惊涛骇浪。
大哥梁非凡。
妹妹梁璐。
这些只在记忆深处,甚至有些模糊的名字,此刻却无比清晰地烙印在他的意识里。
他不得不接受这个匪夷所思,却又无比真实的现实。
就在他努力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巨变,试图理清混乱思绪时,一阵略显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紧接着,一个带着明显地方口音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
“梁华,你的邮件到了!”
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起身走过去打开了那扇略显陈旧的房门。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年轻人,像是邮局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个厚实的牛皮纸袋。
他脸上带着一丝习以为常的笑容,眼神却不经意地打量了梁华一眼。
“是梁华同志吗?”
“这是您的邮件,请签收。”
梁华接过那个沉甸甸的牛皮纸袋,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纸张的纹理和厚度。
他的心跳,在这一刻微微加速。
关上门,他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牛皮纸袋的封口。
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文件,封面上盖着两个鲜红夺目的印章。
那红色,仿佛带着某种灼人的力量。
信封上赫然印着两行烫金大字:“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国家监察委员会”。
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梁华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从信封里抽出里面的文件。
他的手指甚至有些轻微的颤抖。
一行醒目的黑体字瞬间攫取了他的全部视线——
“关于梁华同志通过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遴选考试的通知”。
“好家伙!”
梁华紧紧握着手中的通知书,纸张的边缘几乎要被他捏皱。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混合着狂喜,瞬间席卷全身。
自己……竟然真的通过了国家纪监委的遴选考试!
这不是梦!
这份通知书,不是依靠那个身居高位的父亲梁群峰运作来的。
这是他梁华,凭着自己的真本事,挑灯夜读,一步一个脚印,从千军万马中硬生生杀出来考上的!
九十年代的国家纪监委,那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改革开放浪潮汹涌澎湃,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各种思想碰撞激荡的时代,一些腐败问题也如同阴影般开始滋生蔓延。
纪监委,作为最高层的“啄木鸟”,悬在所有违纪违法者头顶的“反腐利剑”,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能够进入这个部门,不仅仅意味着拥有了外人眼中令人艳羡的地位和潜在的权力。
更意味着肩上扛起的是维护党纪国法,涤荡污浊,守护清明的神圣职责!
更重要的是,这份沉甸甸的通知书,是他梁华独立自主,依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这其中的含金量,这其中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
前世,梁家最终的结局只能用“令人唏嘘”来形容。
老爹梁群峰,那位在汉东政坛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一辈子的老人,最终却带着无尽的遗憾,始终未能圆梦那个他渴望了一生的省委书记的位置。
家族的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地走向了各自的悲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