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三章 火攻最好用了(求收藏!) (1/2)

“动手!“

朱瞻基一声令下,身后二十名弓箭手立刻张弓搭箭,箭头裹着浸透桐油的麻布,早已点燃。

随着他的手势落下,四面八方的暗卫同时放箭——得益于系统赋予的心灵感应,五百米内的行动竟如臂使指,默契得让旁人难以置信。

刹那间,瓦剌会馆陷入火网。

明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火箭一触即燃,瞬间化作火海。

“走水了!救火啊!“

馆内惨叫四起,人影仓皇奔逃。

朱瞻基面色冷峻,继续指挥放箭。

会馆大门已被堵死,箭矢如雨点般倾泻,配合着熊熊烈火,将生路彻底封死。

两名瓦剌武士冲到门前,一支利箭穿透一人咽喉,另一支射中肩膀。

受伤者惨叫着退回,再无人敢靠近大门。

“被包围了!快报官!“

馆内乱作一团,却不知外头守卫森严,稍有露头便是死亡。

“稳住!所有人向中庭集结!“也先帖木儿脸色铁青。

他虽被朱棣禁足,却早有预料——那日在神机营前折戟,朱瞻基岂会善罢甘休?

他迅速下令,让尚存战力的武士放弃伤员,退守中央庭院。

瓦剌各部本就松散,生死关头,谁也不愿为他人冒险。

“殿下,外围已清空,要冲进去吗?“

郑程远握紧腰间宝刀,眼中战意熊熊。

这把新得的精钢战刀削铁如泥,他早就想试试锋芒。

“不急。“朱瞻基抬手制止,“他们还有反抗之力,何必让兄弟们冒险?“

他望着火势渐猛的会馆,“既然他们想聚在中庭,那就再添把火!继续放箭!“

郑程远不解:“此时强攻,定能速战速决,为何要等?“

“郑兄,你看应天城可有动静?“朱瞻基指了指寂静的街道,“这么大火光,衙门却无人来管,说明什么?既然有人默许,我们何必让兄弟白白送命?能零伤亡解决,为何要流血?“

他耐心解释“零伤亡“的理念,郑程远若有所思。

这等珍视士卒性命的主帅,实在罕见。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马蹄声。

众人以为是衙门官兵,细看却是太子府的太监。

“殿下!太子爷让送来了‘好东西’!“

小太监笑着掀开马车篷布,刺鼻的桐油味扑面而来。

朱瞻基恍然大悟——原来朱高炽早猜到他要用火攻!

“倒!“

他一声令下,士兵们将整桶桐油泼进火海。

火焰骤然冲天,映得众人脸上一片猩红,瓦剌会馆内的惨叫,也被燃烧的爆裂声彻底吞没。

……

火势烧至中庭时渐弱,院中水井成了瓦剌人的救命稻草。

众人拼力泼水,好不容易压下火苗,却见数只木桶破墙而入。

“那是什么?“

也先帖木儿焦黑的脸上只剩半边眉毛,望着满地狼藉嘶吼。

一名商人凑近嗅闻,惊叫道:“是桐油!谁干的!“

“快用水冲!别让火借着油蔓延!“也先帖木儿急声下令。

在这个年代,“水克火“是根深蒂固的常识,却无人知晓油会浮于水面,遇火即燃的特性。

“仰射!“

朱瞻基早料到中庭有水灭火的可能。

他目光如炬,大手一挥,数十支火箭破空而入。

桐油遇火瞬间腾起冲天烈焰,火势借着油膜向四处蔓延,刚扑灭的火星复燃,惨叫声再度响彻夜空。

郑程远望着眼前景象,心中震撼不已。

他曾随父征战,见过无数名将用兵,却从未见过如此算无遗策之人。

这场火攻的火候拿捏、时机把握,连父亲郑亨亲临,恐怕也难出其右。

大火持续燃烧一个时辰,朱瞻基严令众人守在外围。

待火势渐弱,他下令搜检:“遇活口格杀!所得财物,半数充公,半数归己!“

士兵们涌入废墟,焦黑的梁柱间,铜钱与银锭在灰烬中泛着微光。

瓦剌人掌控着大明与鞑靼的商路,双边贸易的巨额利润尽入囊中,此刻这些财富成了战利品,很快在院门口堆成小山。

“殿下,瓷瓶备好了!“

王忠带着几辆马车匆匆赶来,车上皆是贵族用的白瓷瓶,釉面还带着烧制不均的黄斑。

“将桐油灌入瓶中,撕开麻布做引信!“朱瞻基叮嘱,“持火把的退后!莫要误烧自己人!“

众人虽不明所以,却知殿下必有谋划,迅速照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