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章:月光 (1/2)

大扫除时,我在陈旧而古老的柜子里,惊奇地发现了一枚弹壳。我想,岁月待他是极好的,那柜子早已残破不堪,而它却毫无岁月流逝的痕迹,反而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我紧紧握住这枚弹壳,向父亲询问:“这是从哪儿来的呀?”

父亲仔细端详片刻,悠悠地开道:“这可有些年头喽……”

原来弹壳是爷爷的,那时的爷爷身为民兵连长,英姿飒爽,身着崭新的军装,骑着枣红色的骏马,腰间还别着一把短枪,可谓威风凛凛!他那意气风发的模样,远胜过他的兄长。他的兄长个子不高,眉骨处还有颗硕大的黑痣,眼看已到了应当成家的年纪,却迟迟没有合适的人家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

然而,爷爷却深受众人喜爱,于是家人便想出了让爷爷替兄相亲的主意。果不其然,隔壁村的王家姑娘一眼便相中了高大挺拔的爷爷,亲事很快便定下了。直至新婚当夜,王家姑娘才恍然大悟自己遭骗。然而,在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即便被骗婚,她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仪表堂堂的“武二郎”变成面容丑陋的“武大郎”的事实。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匪患猖獗,爷爷奉命带兵剿匪,其中以九凤山的匪徒尤为难缠,久攻不下。中央对此极为重视,特地派出部队联合剿匪。

那天,艳阳高照。匪徒们被大军击溃,四处逃窜,爷爷策马追击,骏马如疾风般在树林中穿梭,只听闻那马蹄踏过草地的哒哒声。“啪!”随着一声枪响,丛林里突然蹿出一匹白马,疾驰而过。幸而爷爷反应敏捷,侧身躲避,子弹擦肩而过。

爷爷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大名鼎鼎的九凤山土匪头领,竟是如此眉清目秀,那白马上英姿飒爽的女子,她那靓丽的秀发高高束起,英气的眉宇间透着凛冽的杀气。刹那间,爷爷竟然忘却了举枪回击,直至第二颗子弹从耳边掠过……

“站住!别跑……”听到枪声,战士们迅速集结,很快便在战士们的围堵下,女头领射出了枪里的最后一发子弹,随后被击下马去。

爷爷亲自将她按倒在地,由衷地夸赞道:“行啊!枪法不错,马骑得那是真可以!可惜了……”

女头领昂首挺胸,那凛冽的眼神,令人心中发寒:“少废话,今日老娘认栽,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呵!还挺有骨气!”爷爷亲自将女头领押送进监狱,也知晓了她的名字:蓝问青。

在那个贫瘠而落后的小山村里,即便新中国成立之后,女人们大多仍保留着裹小脚的陋习,蓝问青自然与她们截然不同,她是那般鲜活、生动,宛如一朵在这与之格格不入的土地上盛开的明艳玫瑰。

很快,爷爷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家里人不停催促,希望他能早日成家,前来提亲的媒婆络绎不绝,却没有一个姑娘能入他的眼。家里人无法理解爷爷为何会如此,如此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怎会遇不到合适的姑娘呢?爷爷自己也不甚清楚,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紧握着那枚弹壳发呆,无人能知晓爷爷的心思,就连爷爷自己也未必完全明了。

最终,爷爷未能逃脱家里的包办婚姻,与村子里一位门当户对的女子成了亲。听闻爷爷的婚后生活很是幸福,膝下有一儿一女,乖巧懂事,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妻子温柔贤惠,甚是体贴。只是爷爷依旧时常把玩着那枚弹壳,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多年后,爷爷的妻子因病离世,子女们在外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爷爷孤独地坐在村口的大榆树下,听着邻居们聊着家长里短,闲话家常。

“你听说了吗?当年九凤山的女土匪被放出来了!”

“是吗?什么时候的事儿?”

原本躺在椅子上摇着扇子的爷爷瞬间来了兴致,浑浊的眼睛都亮了几分,他坐直了身子,不动声色地将扇子收了起来,仔细聆听着。

“就在前几天,我去了趟八里娅,她就在八里娅监狱旁边,开了家小卖部,我看的真真的,就是她!”一个中年男子笃定地说道。

周围不少人发出了质疑声:“真的吗?不会是你看错了吧!”

男人斩钉截铁地反驳道:“绝对没错,小卖部的名字就叫问青百货!当年剿匪之时我可是跟林哥一起把她抓住的,不可能认错。你说是吧,林哥?”忽然被问到,爷爷有些慌乱,只是敷衍地回答道:“是!是!”

爷爷一反常态,早早地收起椅子,回到了家中。大榆树下的人们只觉得他或许有什么要紧事,无人留意到他微微颤抖的双手。

回到家后,爷爷迫不及待地翻出许久未曾使用的钢笔,坐在书桌前,颤抖着双手,一字一句地写着……没过多久,问青百货便收到了一封来信,信里写了些什么无人知晓,信纸里包裹着的那枚弹壳,她认得,那是当年从她枪中射出的。

没过多久,信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连同那枚包裹着的弹壳。年近半百的爷爷并不甘心,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