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朔风凛冽。
萧玉昭站在自家府邸门口,望着那朱红的大门,深吸一口气。
她身着雪青长裙,外罩玄色鲛绡,眉间三瓣银箔花钿熠熠生辉,左腕缠着七宝佛珠,发间那支断裂重铸的青铜凤簪尤为醒目。
身旁,弟弟萧云铮一脸桀骜,双手抱胸:“阿姐,这宫中可不是什么好去处,您真要去?”
萧玉昭回头,微微一笑:“云铮,这是圣旨,不得不从。况且,我本就心怀朝堂,入宫又何妨。”
萧云铮撇撇嘴:“哼,我就怕那宫里的人欺负您。”
“无妨,我自会应对。”萧玉昭说罢,转身踏上马车。
车轮滚滚,驶向那巍峨的宫门。
来到宫门前,萧玉昭下了马车。宫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宫廷的威严。
守门的侍卫上前,冷冷道:“可是琅琊萧氏嫡女萧玉昭?”
“正是。”萧玉昭声音平稳,不卑不亢。
“随我来吧。”侍卫转身在前带路。
萧玉昭跟着侍卫,穿过一道道宫门。宫殿高大宏伟,雕梁画栋,可她却无暇欣赏。
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一人。白发及腰不束冠,灰布道袍染着墨渍,手持裂痕斑驳的青铜星盘。正是文若卿。
文若卿拱手:“萧姑娘,别来无恙。”
萧玉昭还礼:“文先生,在此相遇,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文若卿点点头:“姑娘此次入宫,怕是危机四伏。这‘六艺考校’,每艺皆藏玄机。”
“先生所言,我已知晓。但我既已入宫,便不会退缩。”萧玉昭目光坚定。
文若卿赞许道:“姑娘有此决心,甚好。我会暗中相助,姑娘放心。”
说罢,文若卿便匆匆离去。
萧玉昭继续前行,来到一处偏殿。殿内已有几位女子,或坐或站,脸上带着紧张与期待。
萧玉昭找了个空位坐下。这时,一位嬷嬷走了进来,尖着嗓子道:“诸位姑娘,此次‘六艺考校’,关乎你们家族与自身命运,望大家用心对待。”
“嬷嬷,这‘六艺考校’究竟考些什么?”一个胆小的姑娘问道。
嬷嬷冷笑一声:“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皆考。每艺都有考官评判,若有一项不合格,便淘汰出局。”
众人闻言,皆倒吸一口凉气。
萧玉昭心中明白,这考校绝非易事。
接下来几日,便是考校前的准备时间。萧玉昭每日刻苦练习,丝毫不敢懈怠。
一日,她正在房中练琴,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萧玉昭放下琴,走出房门。只见一个身着素白宫装绣银蝶的女子,正与一个丫鬟争吵。那女子发髻上永簪着枯萎的白玉兰,正是陆雪衣。
“你这丫鬟,竟敢冲撞我!”陆雪衣怒目圆睁。
丫鬟吓得瑟瑟发抖:“姑娘饶命,是我不小心。”
萧玉昭走上前,轻声道:“陆姑娘,不过是个小误会,何必动怒。”
陆雪衣转过头,看着萧玉昭,眼中闪过一丝恨意:“哼,萧玉昭,你少在这里假惺惺。”
萧玉昭眉头微皱:“陆姑娘,我并无恶意。只是希望大家能和和气气,度过这考校。”
“和和气气?你觉得可能吗?”陆雪衣冷笑道,“我定会让你在考校中出丑。”
说罢,陆雪衣拂袖而去。
萧玉昭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暗自警惕。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考校的第一天。
萧玉昭早早来到考场。考场设在一座宽敞的宫殿中,考官们端坐在前方,表情严肃。
第一位考的是礼艺。
考官出题:“何为三拜九叩之礼?演示一遍。”
萧玉昭走上前,行礼如仪,动作标准规范。
考官微微点头:“还算合格。”
接着,其他姑娘依次上前演示。有的动作生疏,有的姿势不对,考官们不时皱眉摇头。
礼艺考校结束,萧玉昭顺利通过。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的考校只会更难。
休息片刻,乐艺考校开始。
考场中摆放着各种乐器。考官指着一架琴:“萧玉昭,你来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萧玉昭走到琴前,坐下。轻轻抬手,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响起,如高山巍峨,如流水潺潺。
然而,弹着弹着,萧玉昭感觉有些不对劲。这琴的音色似乎有些怪异。
她心中一惊,难道有人在琴上做了手脚?
但她并未慌乱,继续弹奏,巧妙地运用技巧,将那怪异之音化为独特韵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