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一事随着贾敬宅在家里足不出户的守孝,没几天就过去了,留下的印记无非就是京里没了宁国府而多了一个宁安侯府。
边关的战事打了好长时间,一直到双胞胎满周岁才结束,贾德也就稍微闲下来,公事不忙了,他开始忙着拉关系了,这眼瞅着大军回京,只等着论功行赏,他可不能在这时候掉链子。
因着边关大胜原因,双胞胎的周岁宴办的很是热闹,贾敬因为守孝没有亲自到场,只叫人送了礼来,不过等宴会结束,李氏打理礼品的时候发现宁安侯府的礼送的实在是太重了,忙叫人叫了贾德过去。
贾德一看便知道这是承他前两次的情,送来的谢礼,不知道是不是贾德儒生的形象太深入人心,送来的礼有不少古书,字画。
他拿了贾敬送的书翻开一看,里面居然夹了两张地契,真真是大手笔,贾德把其他的都扔给李氏打理,自己只将所有书,字画之类的都搬到了书房,贾德一直琢磨着他们家应该算是书香人家,他父亲是进士,他是进士,他堂弟还是进士,但他的书房看着比别家就差多了,没气势,这些书啊字画啊正好填进去,让他书房看着有几分派头。
在众人期盼中大军终于凯旋而归,大朝会上武将们就不说了,最耀眼的史家,自此一门双侯,荣国府,卫家,牛家也多有恩赏,不过这荣耀都不是好拿的,几家去了多少人,又回来多少棺木,京里的人都是看到的。当然这都不是贾家关心的,值得他们关心的自然只有贾德了。
贾府中,李氏在主屋正堂,万氏也在李氏下首坐着,几个孩子不是太小就是还在跟着先生学习倒是不在,
不一会有婆子跑进来一脸喜色的禀报到:“恭喜太太,恭喜太太,老爷升官了,升了正四品呢,说是大理寺少卿,大喜呀!”
“什么!好好,赏,赏,都赏。”
下首的万氏也拿着帕子捂着嘴,一脸的惊喜,缓了一会儿,万氏起身对李氏俯了俯身,笑着对李氏到
“不只老爷升官一喜,还有第二喜呢,婢妾恭喜夫人,马上要成为恭人了。”
“你呀!”李氏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诰命也要升了,心里更是欢喜,想想自己嫁过来不过三年,居然就成了四品诰命了,当即拿了私房全府打赏,又特地找出不少绸缎首饰送给万氏。
不怪贾家人欢喜,贾德一下子升了两级,而且还成了实权的大理寺少卿。
贾德升官,相熟的人少不得送贺礼,贾杰一家也前来道贺,正逢贾德下朝回来,看见贾杰想到刚才和他说话的太常寺少卿,有些话不好明说坐实了,所以贾德只是拍拍贾杰的肩膀道:“这大军归来得赏的得多了去了,这几天肯定还有好消息,你们也忙,好好干。”
贾杰和赵氏回家之后,贾杰就不禁转圈想起自己堂哥的话,这是什么意思,倒是赵氏在一边说:“难不成老爷还能沾上光,升官不成。”
贾杰脚步一顿,回想起前不久寺里的老主事辞官还乡了,不过那可是正六品,这……可能吗?
不管怎么说,之后他干起活了是更卖力了,看得几个上官直点头,就算他们想卖个好,这人也得像样不是,要是贾杰仗势懒懒散散,他们还真就未必卖这个面子给他,不就是个正四品吗,还是堂兄弟。
贾杰的怀疑不几天后就被打破了,他得了上官的准信,他要升官了,正六品主事,贾杰当即给贾德送了重礼,他知道这回怕是沾了堂兄的光,堂兄成了实权的大理寺少卿,自己上司卖他的好,不然如何会独独升了他,赵氏也是万分欣喜,她如今是常出去交际的,她这个品阶就是京城官太太的下层圈里也是末流,她家老爷又不是实权的官,如今老爷升官了,这她出门也能更挺直腰板了。
没几天贾杰正式升官,贾老太太和赵氏也成了安人。
贾德收到贾杰的礼品时不由得摇头叹息,还得学啊,哪有就这样明晃晃送上来的,好在贾杰还没正式升官,他们两家关系又向来亲近也不算惹人注目。
在京城不少人家因为战事挂起白幡的时候,宁安侯府也又一次迎来了丧事,宁安侯世子夫人胡氏去了,胡氏生贾蓉的时候难产,好不容易捡回半条命,终究没能挺过半年,只留下嗷嗷待哺的贾蓉,贾珍作为嫡长孙本是和父亲一样守孝三年,如今孝还没出,正好连妻丧一起守了。
祸不单行,荣国府里贾代善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不知还能撑几年。
贾德这面还沉浸在升官的喜悦中,却不知那边已经有人开始盘算他了,这人却是贾敬夫妇。
贾敬秉持他爹的习惯,对儿子也是严厉居多,父子不能说多亲近,但是这不妨碍他在儿媳妇死了好几个月后盘算给儿子找续弦。
即使他不记得,贾珍的生母秦氏还在呢,虽说身子骨不好,汤药不离口,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她还顽强的活着,对于自己拼了命得来的儿子,秦氏那是宠到骨子里的,贾珍之所以长成这个文不成武不就的样子少不了她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