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城的残阳将城墙染成暗红,林峰踩着焦土巡视战场,靴底碾碎的不仅是碎石,还有六国联军遗落的青铜箭簇。远处蒙骜正在指挥士兵掩埋尸体,血腥味混着未散的硝烟,如同一张厚重的幕布笼罩着这座伤痕累累的城池。“大人,杜师在工坊等您,说有急事。”黑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年侍卫的绷带又渗出了新血。
军器坊内,熔炉的火光将杜衡的白发映得通红。老匠师面前的案几上,摆着几块泛着奇异光泽的金属,“这是从联军攻城器械残骸里找到的,与我们新炼的陨铁合金极为相似。”他用刻刀刮下一片碎屑,“魏军能造出冲云楼这般利器,背后定有高人相助。”
林峰拿起金属片仔细端详,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一紧。历史上,魏国的兵器制造技术本就领先,如今若再得到神秘力量加持,秦国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正思索间,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咸阳急报!甘龙联合三十余大夫,以‘劳民伤财’为由,弹劾您在栎阳滥用民力!”
与此同时,咸阳宫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秦孝公握着弹劾奏章的手微微发抖,竹简边缘在掌心勒出深红的痕迹。甘龙跪伏在地,苍老的声音带着蛊惑人心的韵律:“君上,栎阳之战虽胜,却耗费举国之力。林峰一介外来之人,竟擅自改变冶铁之法,若长此以往,祖宗传承何在?”
“荒谬!”商鞅突然跨步而出,腰间的秦法竹简撞击出清脆声响,“若无林峰改良兵器,栎阳早成废墟!如今旧贵族不思进取,却对功臣横加指责,居心何在?”
两派大臣在殿内激烈争吵,唾沫星子几乎要将青铜烛台扑灭。秦孝公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终落在角落里始终沉默的景监身上:“景监,你曾亲赴栎阳,如实奏来。”
景监整了整衣冠,声音沉稳:“回禀君上,栎阳之战,林峰不仅守住城池,更在战时改良出‘神火飞鸦’‘铁盾御火’等奇策。城中百姓皆言,若无林大人,他们早已横尸街头。”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栎阳百姓联名上书,恳请朝廷嘉奖林峰。”
甘龙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万万没想到林峰竟在民间积攒了如此威望。秦孝公接过帛书,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指印,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就在这时,蒙骜的加急军报送到:“魏国秘密调集新军,似有再次攻秦之意。”
“传旨!”秦孝公猛地起身,青铜冠冕上的珠串哗哗作响,“林峰升任大良造,总领秦国军工;商鞅加快变法推行,尤其在军工赋税与工匠激励上,三日内拿出方案!至于甘龙……”他目光如电,“罚俸一年,闭门思过!”
旨意传到栎阳时,林峰正在调试新研制的连发床弩。巨大的弩机由陨铁合金打造,滑轮组转动时发出齿轮咬合的精密声响。杜衡兴奋地搓着手:“这床弩一次可发射三支箭矢,射程足有五百步!只是……”老匠师的神色突然黯淡,“制作一具需耗时半月,且陨铁矿脉即将枯竭。”
林峰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块灰黑色矿石,这是他在清理战场时偶然发现的:“杜师,此物与我们此前见过的矿石都不同,或许能成为新的突破口。”两人当即决定,连夜进行冶炼试验。
熔炉的火焰彻夜未熄,映照着两人布满血丝的双眼。当第一块成品出炉时,晨光正好刺破云层。那金属表面泛着幽幽蓝光,质地却比陨铁更加轻盈坚韧。杜衡颤抖着将其放在砧上,铁锤落下的瞬间,竟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这……这简直是神铁!”老匠师激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三日后,魏国细作在栎阳四处散播谣言,称“林峰炼制妖铁,触怒上天,必将给秦国带来灾祸”。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许多工匠拒绝参与新兵器制造。更糟糕的是,甘龙的党羽在咸阳散布奏章,称“林峰垄断军工,意图谋反”。
面对内忧外患,林峰决定主动出击。他在栎阳城中心搭建高台,当着全城百姓的面,用新金属打造的长剑劈开三层铁甲,又将其浸入沸油、冷水反复淬炼,剑刃却依然完好无损。“这不是妖铁,而是秦国崛起的希望!”他高举长剑,声音响彻云霄,“魏国虎视眈眈,若我们不自强,谁来保护妻儿老小?”
百姓们的情绪逐渐被点燃,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呐喊:“支持林大人!秦国必胜!”与此同时,商鞅在咸阳朝堂上据理力争,以秦法为剑,驳斥旧贵族的污蔑。秦孝公最终力排众议,下旨“军工之事,林峰所言即是王命”。
解决了内部危机,林峰立刻投入到新兵器的量产中。他创造性地将工匠分为“采矿、冶炼、锻造、组装”四组,每组设立监工,采用流水线作业。为了提高效率,他还设计出“模具标准化”制度,所有零件皆按统一规格制造,极大缩短了装配时间。
然而,魏国的威胁并未解除。庞涓在边境厉兵秣马,还暗中勾结韩国、赵国,意图再次组成联军。更让林峰担忧的是,他通过细作得知,魏国正在秘密研制一种“霹雳车”,据说能将巨石抛出三里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