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的初春,北直隶的大雪纷飞,漫天飘洒。
朱慈烺静静伫立于钟粹宫中。
“曹公公,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站在一旁的小太监抬头望向天空。
“殿下,天快要亮了,估摸着皇上一会儿便会召见您。”
小太监上前将朱慈烺肩上的虎皮大氅向上提了提。
尽管如此,周围的冷气依旧往他的脖颈里灌,让他忍不住开始跺脚。
“古人的衣服真不好穿,将来若有机会,我定要发明羽绒服。”
曹彰在一旁静默站立,一言不发。
殿下自会说话起便异常聪颖,四书五经过目不忘。
如今已十二岁,学识渊博,深受当今圣上喜爱。
可偶尔他还是会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好想念火锅的味道啊!”
“为何这里没有WiFi!”
“为何我是朱慈烺,为何系统迟迟不来,大明就要亡国了……呜呜呜~”
后面的话被曹彰及时捂住嘴巴。
“殿下,慎言……”
曹彰至今仍记得自己当时差点吓得尿裤子的情景。
这话若是传出去,殿下是否安好他不清楚,但他的脑袋肯定是保不住了。
曹彰心中所思,朱慈烺并不知晓,也不在意。
他在想着即将进行的大朝会之事。
朱慈烺并非这个时代的人,而是来自未来。
他生前的职业是一名作家,正准备着手撰写一本关于历史的小说时,意外猝死。
再次醒来时,他已成为一名三岁幼童。
虽说是幼童,但从其穿戴来看,似乎是皇家血脉,至少衣食无忧。
然而,当他得知当今天子为朱由检,且身处的时代乃明朝末年时,顿时慌了神。
朱由检是谁?那个亡国之人,那个自缢而亡的皇帝。
大明将倾,这是朱慈烺每日都在思索的问题。
因此,从六岁起,朱慈烺便努力在亡国面前展现自己的聪慧。
如此,或许自己便能在亡国面前开口说话,说不定还能扭转大明的命运。
遗憾的是,因年纪尚幼,无论朱慈烺说出什么建议,亡国总是付之一笑。
随着年岁渐长,朱慈烺愈发焦虑。
别的穿越者都有系统相助,自己活了十二载,却连系统的影子都没见到。
要知道,明末的大明,若无外力相帮,实在难以挽救。
历史上,亡国的评价虽褒贬不一,但有一事人尽皆知:亡国勤勉努力,真心想拯救大明。
然而,其能力却令人担忧。
这些年,大明内外交困,贼寇蜂起,后金伺机而动。
亡国却犹豫不决,放任朝廷腐朽,士绅豪强肆意妄为,欺凌百姓。
尽管除掉了魏忠贤,但东林党再度崛起,掌控朝局。
不过明末的亡国,不仅是朝政亡国的缩影,更是个人刚愎自用的表现。
这个时代,恰逢历史上著名的“小冰河期”,旱涝频仍。
再加上士绅豪强的剥削,百姓食不果腹,自然要亡国。
可亡国却不敢触碰士绅豪强的利益,毕竟这牵涉到整个朝廷的势力格局。
但在朱慈烺看来,这根本不必如此复杂。
败坏朝纲、欺压民众,杀掉便是。
不敢动手,只因实力不足。
这也是亡国的一大弊病——多疑。
大明不乏忠义之士,后世记载,明朝殉国的大小官员数量冠绝历代。
若这些人联合起来,岂非轻易便可解决问题?
朱慈烺深知此点,但身为太子,他并无实权,无从下手。
……
今日乃一年数次的大朝会,在皇极殿召开。
亡国心想儿子年纪已成,遂决定让他列席旁听。
“殿下,时候到了。”曹彰对朱慈烺说道。
“嗯,那就去吧。”
朱慈烺站起身,轻轻跳跃几下。
“殿下,请注意仪态。”
朱慈烺:“……”
待朱慈烺抵达皇极殿时,文武百官已在殿外等候。
步入殿内,龙椅上的那人面容刚毅,身姿挺拔,年仅三十出头,却已鬓发微白。
“父皇陛下。”朱慈烺上前行礼。
他抬头瞥了朱慈烺一眼,微微颔首。
朱慈烺退到一侧,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三呼亡国之后,众人准备开始议事。
这样的大朝会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