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秀当然知道嫂子的想法,所以她也没有多解释什么,只说自己还要买别的药。
说着,她准备个单子,里面有给大妹处理伤口的,也有产后调理的中药,还有清洗消毒的。
她不是医学专业的,但早年照顾重病的婆婆,顺带着学了很多药理知识。
疑难杂症她治不了,简单的消炎调理她还是会的。
只是这个年代很多药她都不知道有没有,所以除了中药是能写方子之外,别的都只能写明需要什么疗效的。
家里连支正经笔都找不到,苏青翻了半天,才翻出张家兄妹小时候上学留下的半截铅笔头子。
没有纸,向美芝就把墙上不知道贴了多少年的春联撕下来一块,把背面拿给张艳秀用。
张艳秀拿着笔想了想,第一个落笔写下的就是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
村里有小卖店,好的没有,只能买小孩儿学习用的铅笔。
张艳秀唰唰唰写下一大堆东西,连毛巾牙刷和牙膏都写了进去。
不写还不觉得,一想起来,这家里还真是什么都缺。
最后要买的药品写了半张纸,日用品又写了另外一张纸。
张艳秀本来字是还不错的,奈何这纸张又黑又黄,铅笔头子又不好用,向美芝看了好一会儿才看明白她写的东西。
“哟,艳秀你这要的东西还不少啊。”向美芝咋舌道。
刚才她还说五块钱多,这会儿看着张艳秀写的这么多东西,五块钱只怕是她还要添钱呢。
一边心里算着买这些东西需要的钱,一边想着该怎么给张艳秀开口,让她多拿一点钱。
总不能自己跑了腿,还要垫钱吧。
可惜她虽然认识字,但也就仅仅只是认识字而已。这么多的东西,到底需要多少钱她可算不明白。
心里正犹豫呢,张艳秀又递了张十块的过来。
“嫂子,我也不知道这么多东西到底要多少钱,你就先买,要是还剩了钱,你就给我称半斤奶糖回来。”
十五块钱,在这个农民普遍没什么收入的年代来说,购买力那是相当可以了。
有这么多钱,向美芝心里那是一点都不打怵了,跟苏青说了一声,拿着钱就回家拿背篓去了。
张艳秀列的单子东西不少,这年头塑料袋也没那么普及,大家买东西都是自己拎着篮子或是背着背篓的。
向美芝刚走,苏青就白了张艳秀一眼。
“你这兜里有几个钱,张嘴就买那么多东西,以后日子不过了?”
张艳秀吐了吐舌头:“过啊,娘你放心,我还有点体己钱。”
三嫂李红正在烧开水呢,听到她这么说不由得笑了下。
“赵建国每个月的工资都给你了吧,这灰场当会计工资应该不少吧,你还能存下体己钱。”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满满的都是羡慕。
对比起张岩岭这些泥腿子来说,有工资的会计那可是好工作啊。不用天天在土里刨食,天旱天涝都有工资,谁不羡慕。
村里人都羡慕张艳秀嫁了个会计,在她们嘴里张艳秀过得那是神仙都比不上的日子,就连张家人都觉得张艳秀过的很好。
但日子到底如何,只有每天被虐待嘲讽的张艳秀自己才知道。
赵建国的工资根本就不可能给她,不光不给,每天回来还跟大爷一样等着张艳秀去伺候。
婆婆懒不下地,张艳秀常常是忙完田里地里的活儿还要赶回去做饭洗衣。
一个做不好还要挨打。
想起系统给的剧情提示,张艳秀就气的肝疼。
摇了摇头,否定了李红说的话,李红却是不信。
这年代对有工作的人滤镜很重,她觉得,就算外人知道赵建国母子是个什么德行,估计也会劝她不要离婚。
毕竟赵建国有工资呢。
叹了口气,转头摸了摸小妹皱巴巴的粉嫩小脸,张艳秀开始考虑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
月子当然是要好好坐的,等出了月子之后她还得想办法挣钱。
系统给的三百块不少,可她还得养两个女儿,总不能坐吃山空。
她心里一边盘算着,一边跟苏青她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时间过得倒是也很快。
等向美芝再回来的时候,背后的背篓里背了满满一背篓的东西,怀里还抱着一些。
“艳秀啊,小卖店没有奶糖,我给你买了点红糖,还有二两水果糖,你看行吗?”还没放下东西,向美芝就冲张艳秀嚷嚷道。
张艳秀嗯了一声:“大嫂,辛苦你了。”
向美芝摆了摆手:“就买点东西,也不远,有什么辛苦的。”
说着拿出五块五毛钱:“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