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后,陈叙舟抵达了卧龙县。
按照记忆,来到了精铁坊,铁匠铺。
别看这名字起得还不错,可实际情况,就是个农家大院。
陈叙舟一入院门,便听到“叮叮当当”的锤击声。
大院中央,熊熊烈火在硕大的火炉,呼呼喷吐。
旁边一名赤膊上身的壮汉,正用力扯东风箱拉杆,手臂青筋鼓鼓。
厚重的铁毡上,搁着一块烧得通红透亮的铁块。
两名师傅,手持铁锤,喊着号子,用力的捶打铁块,溅起阵阵火星。
“黄师傅在吗?”
“在的在的。”陈叙舟话音刚落,一名身高1米六多一点,驼着背,年约5旬的老汉。
面带微笑,从隔壁棚子里走了出来。
隔着几米拱手抱拳。
“敢问客官需要打制何...”
话未落,黄师傅抬眼,觉得来人面熟,定晴细看,认出来人。
态度立刻变得更加热情。
“哎呦~原来是陈大......陈讼师远道而来,小老儿有失远迎!”
“陈讼师勿怪,勿怪!”
“哪里,哪里!”陈叙舟连忙回礼。
“黄师傅,叫我陈大郎便可,讼师之名不过是玩笑,可不敢当真。”
“担得起,担得起,您是不知,昨日过后....”
过于热情的黄师傅,不由分说拉着陈叙舟,开启讲解模式。
原来,昨日他临刑直诉,很快传遍了全城。
且越传越神,本来他最多算举四证,愣是让人传成了十证。
更有甚者,说他是天上,掌管刑法的星君转世。
要不然,怎么可能一个木纳之人,变得如此聪慧,还精通律法。
反正是,传什么的都有。
现在的他,在卧龙县,可说是风头无两。
陈叙舟详细听了黄师傅的讲述,咋舌不已。
爷们这命,该说不说真是不错,昨天刚在村里吹了一下,自己受仙人点拨。
还没找机会到县里忽悠,或是等消息扩散。
县城的人,倒是自己帮他吹上了。
嘿嘿,挺好,倒是省了不少事。
他之所以,打仙人点拨的名号,一是为了掩饰,突然开窍。
二是,古代王朝百姓,最信鬼神之说,顶着仙人点拨名头,方便日后聚拢人心,组建势力。
这不,从黄师傅对他,恭敬热情的态度,便可见一二。
与他闲聊好一会,陈叙舟趁着他喝水的功夫,终于有机会说出来此的目的。
“黄师傅,我想定做一具薄底圆釜(锅),一把菜刀。”
“些许铜管,一个特殊炊具。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
“没问题,包在小老儿身上”黄师傅拍着胸脯保证。
“敢问,陈讼师可有具体要求,最好是有图纸。”
“图纸,我可以现在画给你。”
陈叙舟有点尴尬,出门太急,把图纸的事给忘了。
“可以,陈讼师稍等,小老儿去取纸笔。”
说完,黄师傅刚要起身,陈叙舟紧接着跟着起身。
抬手抓住他的胳膊,低声说道:
“黄师傅,我打造的物件,比较特殊,能否找个安静的地方,我详细跟你说。”
对于他的要求,黄师傅,想都想,直接同意。
类似的事,天天都有发生,他压根没当个事。
两人来到后院,会客厅,他拿出纸笔,交给陈叙舟。
有一点要说,铁匠使用的笔,和炭笔相似,倒是省了他不小的麻烦。
稍微适应了几下,陈叙舟调出脑中的,古代改进版风箱图纸,画了起来。
他之所以先画风箱图纸,目的很简单。
以利驱使,以利收买。
让其帮自己打造朝廷限制的物品。
不消一刻钟,一张双缸风箱,结构图纸,新鲜出炉。
这张图纸,不仅将单缸风箱,优化成了双缸。
同时还优化了活塞结构,并改进了出风口设计。
绝对远超大夏王朝,同时期风箱技术。
想想也是,现如今的大夏王朝,科技水平,最多跟他前世,唐朝差不多。
而他,画的是清朝的图纸,两者相差几百年,能有可比性吗!
陈叙舟拿起图纸,用力吹了吹上面残留的碳灰,而后将图纸递给了,目瞪口呆的黄师傅。
观其态,不难猜出,黄师傅是看懂了图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