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聊了许多关于春耕和村庄发展的话题,不知不觉太阳已高悬头顶,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沈砚之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积雪。
李向东点点头,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沿着原路返回。回去的路上,他们遇到几棵枯树,李向东停下脚步。
“沈大人,您看这些枯木。”
李向东指着几棵已经死去的树木,“若是放任不管,来年开春恐会引发山火。”
沈砚之点头道:“确实是个隐患,只是县衙人力有限,难以一一清理。”
“我倒有个主意。”李向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如组织村民来砍伐这些枯木,一来可以防止山火,二来木材也能卖钱,增加村民收入。”
“好主意!”沈砚之眼前一亮,“这样一来,既消除了隐患,又能为村民创收,可谓一举两得。”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接近李向东的家。
远远望去,炊烟袅袅升起,许观萍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
“到家了。”
李向东笑着说。
刚进院子,就听到屋内传来许常在的声音:“姐,你猜我刚才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许观萍一边整理衣物一边问道。
“我在后山发现了几棵野山楂树,到时候肯定能结不少的果子!“
“真的吗?那太好了,山楂可以入药,也可以做成果酱。”
听到她们的对话,李向东和沈砚之相视一笑。
屋檐下挂着的腊肉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吃不完的野猪肉大部分都需要这样处理。
“呀,你们都回来了!”
许常在惊喜地喊道。
“沈大人。”
许观萍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些许拘谨。
沈砚之摆摆手:“许大姐不必多礼,若没有你的照料,沈某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几人围坐在火炉旁,许观萍为大家端上了热腾腾的姜茶。
炉火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温暖而明亮。
“最近运气真不错,虽然凶险了点。”
李向东笑着说道,“先是猎到了狼群,接着又发现了野鸡,还能与沈大人接触,真正的解决一些问题。”
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融洽而温馨。
“对了,顺子,你的伤势如何了?”
许观萍关心地问道。
顺子活动了一下包扎好的手臂:“多亏沈大人给的伤药,好多了。”
沈砚之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可剧烈运动,切记安心休养。”
“是,大人。”
顺子恭敬地应答。
午后,阳光正好,李向东和沈砚之坐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继续着他们的谈话。
“李兄,你刚才提到的置换猎物之事,具体打算如何操作?”
沈砚之问道。
李向东沉思片刻,道:“我打算先联络附近的几个村子,统计各自有多少剩余猎物,然后统一组织起来,选派可靠之人带队前往外省交易。”
“外省路途遥远,安全却是个大问题。”
沈砚之道。
“所以才需要官府的支持。“李向东解释道,“有了官府的批文和护卫,商队才能安全通行。”
沈砚之点头道:“这个道理,我会向朝廷里详细禀报,若是能成,不仅能解决春耕问题,还能为我县开辟一条新的财路。“
“如此甚好。”
李向东欣慰地笑道。
两人又聊了许多关于山村发展的设想,从水利建设到教育启蒙,从医疗救助到商业贸易,不知不觉日已西斜。
李向东作为穿越者,会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思想先进,每每说出的一句话,都令几人瞠目结舌,刮目相看!
“今日一谈,让我受益匪浅。”沈砚之活动了下身子,道,“李兄的见识和胸怀,实在令本官钦佩。”
李向东摇了摇头,道:“能为家乡出力,是向东的荣幸。“
望着沈砚之的笑容,李向东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他不仅找到了生存的方式,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未来的生活增添了希望。
回到屋内,许观萍正在厨房忙碌,香气四溢。
“做什么好吃的了?”
李向东好奇地问道。
“给你炖了点猪脑,补补身子。”
许观萍微笑着回应。
李向东心中一暖,走到妻子身边,轻轻搂住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