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017.中枢的高度肯定!沙瑞金飘了!(新书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求一切!) (1/2)

这些语句,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评价,就像是平地一声惊雷,让每个参会人员心中都不再平静。

敬佩。

羡慕。

紧接着,就是无法控制的感慨。

在座的哪一位,在本省不是一把手二把手?

但是说实话,在这个位置,不是被架空了,就是造就脱离群众了。

平时也就是参加参加会议,到地方巡视,迎接上面的巡视工作。

早就忘了来时路了。

而这位高育良同志,在这个位置,仍然能放下身段。

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呼声。

这简直难以想象,令人敬佩!

华夏建国来,能被称得上[XXX精神]的人物屈指可数。

这是一种无上的褒奖。

甚至可以说,能在全国开展一次向你学习的活动,而你还活着,那你仕途就是稳了!

对于高育良的做法,他们只有敬佩,只有同样身居高位的人,才能知道做到这一步有多难。

这是一份简单的学习材料吗?

这分明是一份可以载入族谱的勋章!

会议室里,只剩下认真翻动材料,逐字逐句翻动纸张的声音。

江纪中手中的笔,在材料的题目上点了点,眼中有光亮在闪动。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大员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官职越高,脱离群众地越厉害。

工作变成了走形式,走过场。

那些具体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反而交由最基层干部来做,可是好处,荣誉,都是上面那些不做事的人来享受!

这就造成了干部的断层,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工资水平低,晋升困难,怨声载道。

上层干部沉迷于走形式、走过场,开开会,讲讲话,谈谈认识,坐享其成。

江纪中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越与会者,仿佛看到了田间地头的老百姓,街头巷尾的群众。

他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声音低沉,却有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各位,这次的专项学习,不是走过场,不是流于形式。”

“高育良同志,为我们每个人提了一个醒,我们是人民群众推选上来的干部,我们代表的,就是群众的呼声。”

“如果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听不到老百姓的诉求,那我们凭什么去领导老百姓呢?”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所有人都抬头凝视着他。

“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发展日益加快,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眼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只顾经济发展,不顾老百姓的利益,那我们追求经济发挥是为了什么呢?又怎么把经济发展的收获惠及普罗大众?!”

江纪中的声音,掷地有声。

与会领导也纷纷发言。

“这个新闻,我之前就看到了,这位高育良同志,平时就多次发表文章,内容高屋建瓴,是个不可多得的理论人才!”

“深入群众中去,高育良同志作了表率!”

“我很受触动啊!”

“对照自身,我和高育良同志相比,思想觉悟差了很多啊!”

赞叹声一浪接一浪,如果说,刚开始发言中对高育良的夸奖,是一种应和。

可是逐渐地,各位与会者变成了由衷的赞叹。

甚至有人带着戏谑地语气,感慨道:“上次我走到群众中去,还是在三十年前,我在基层调研的时候呢!”

“哈哈哈”

“高育良同志成功激发了我干事创业的精神!”

“真的!回去之后,我要在本省开展全方位的学习!我认为,不仅仅我们体制内领导干部要学,国企老板要学,私企老板,其他党派都要学。”

江纪中看这众人的积极性,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伸出手,示意全场安静下来。

“各位同志”

他笑着,眼神中却是不容置疑地淡然

“汉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二十年前,就已经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

“汉东省为什么多年来发展这么快?这么稳,这么好?”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干部!”

他看了看沙瑞金,点名让他谈谈看法。

“沙瑞金同志,你是汉东新任省委书记,你谈谈你的看法。”

沙瑞金自然是做好了准备。

他脸色平静如湖面,淡然说道。

“谢谢中枢对我们汉东工作的支持和高度评价。关于高育良同志这个人,我有几点意见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