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五十章 蚓生爪牙 (1/2)

随后苏老就与云师姐进行了青虹剑法的演练拆解,中途穿插了不少苏老拔出他那把“虹泉”宝剑亲自演示以及和云师姐的对攻拆招,云师姐的剑鞘如同她的姓一般通体白色,剑鞘上还镶有不少宝石装饰,看上去甚是华贵,剑柄则是使用了错银工艺,配合剑身寒光更符合她的高洁气质。剑制则是同天下常见的三尺剑大抵相同,舞动之间剑身可硬可软,兼具了硬度和韧性,适合多种不同风格的剑招发挥,若是出招之时短暂灌注内力于剑中,也可以起到刀劈斧削的刚锐效果,不过内力离体易散,缺乏血肉之外的合适载体,否则寻一木枝不也可与利器争锋了?在苏老循循善诱的教学和师姐敏而好学的提问之中,我逐渐旁观了解到原来青虹剑法原来主要以两套剑法为主,另有各峰峰主和历代天骄自创的一些散招为辅,一路剑法似乎偏阴柔,招式比起另一路略简明些,但各招之间联系紧密,破绽极少,按苏老所说乃是经过几代人不断修正推演才有的精妙,剑法中颇有青山绵绵,古树青藤厚重之感,生机不断绝则剑意绵绵,气势磅礴厚重利于攻伐,苏老之前施展过的那招“四海升平”就包含其中,这路剑法名曰“万古长青剑”,我之前还有过不着调的猜想山门石牌坊对联里的“长青”是不是意指苏老,现在看来苏老的年纪哪有那牌坊年代久远,二者之长青应当皆来自此剑法。

另一路剑法则偏阳刚,因为更注重以守代攻,消磨强敌之锐意,所以少了不少抢攻的路数,就显出兵法以正合,以奇胜的味道,不管敌从几路来,我只往必守之处去,剑意清晰且坚定,极度考验使用者的认真和细心,所以反而更偏向阳刚,这路剑法是力求不败以待胜机的剑法,对不少克制剑的兵器都有相应的破解或缓势之法,因此这路剑法得名“长虹贯日剑”,二者相合即是青虹二字的由来,这也足见这两路剑法在门中的地位,但青虹正是蒸蒸日上之时,锐意进取的年轻弟子们肯定更喜欢前一套长青剑法些,而且长青剑法招式远比长虹剑法招式少,不说是三十六路天罡数和七十二地煞数的成倍之差,也算是更简明易练容易入门了,所以专精这路剑法的青虹门人更多,但苏老着重点出这套剑法上手虽易,想要登堂入室却很难。

我本以为师姐作为一名女子,善守不善攻是正常的,再加上女子大多心细,也许她的“长虹贯日剑”使得更好,再加上苏老一直告诫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师姐会因此专攻长虹剑才是。没曾想云师姐青锋在手之后精气神却是另一副姿态,剑锋所掠尽是森森寒气,剑指所点之处全是死门,若是有进攻机会绝不轻弃,全都选用了攻击最为凌厉的变招,即便是师姐的长虹剑法已让苏老十分满意说练得很扎实,但完全比不上她在“万古长青剑”上的惊艳表现与过人天赋。哪怕是我这样的剑法外行也能感受到云师姐剑法中的一往无前和势不可当,一刺一削间甚至带着丝丝杀气,我心中感叹不愧是将门虎女,云师姐的领会能力也极佳,之前可能演练这套剑法时都是一板一眼,一招一式按顺序来,在苏老传授每一式剑法在不同情况下应当用何种步伐发挥后,师姐很快就能融会贯通并且根据日积月累出的熟练度产生了自己的理解,很快就在招式的选用上不拘于苏老的传授了,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当然是赏心悦目的同时心中赞叹连连,也发现苏老愿意收下师姐不止是卖人情,师姐也是真的可造之材。

待到二人教学完毕我在旁边对青虹剑法也了解个七七八八,就算此刻手上递我把剑我也能使出三五成。此时师姐已还剑入鞘,对苏老深躬行过拜谢授艺的大礼,去给讲解得略有些口干的师父烧水添热茶去了。看到苏老反手执剑贴于右臂后向我走来,我心里满是忐忑,怎么办,苏老之前让我不要记的,师姐天赋好我记性也不差啊,这一时三刻怎么忘得掉,说不定越刻意去忘反而记得越深了。苏老在我身前止步好像猜到了我心中所想:“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不要学青虹剑法吗?不止是门户之防,其实我是想让你所有三尺剑都不要学,你看这里。”苏老灵巧一翻手将虹泉剑平托于手上,用眼神示意我看剑柄的位置,然后叹了一口气微微抬头目光投向上空开始了老年人常有的回忆:“我少时习剑,身体瘦弱,虽剑法练得精妙,但和同门较艺始终在碰撞之间落于下风,即便是想要变得更强壮内力更深厚也非一日一月可得,下山游历过程中遇到身强体壮的对手更是力有不逮,便想着另辟蹊径。我当时猜想若是以双手之力出剑,剑速更快力道更强,但在改进推敲中又发现三尺青锋并不能发挥双手剑的威力,八面剑长剑倒是在硬度,重量和攻击距离上更适合些,不过还是不够,剑柄不仅需要双手同握和上下分握,剑身也需要继续加长加重,七尺剑才是相对合适的。不过青虹剑法已是天下一等一的精妙剑法,我也不敢舍本逐末去追寻虚无缥缈的新法,就只是加长了我原来那把佩剑的剑把,开始在青虹剑法中偶然添加一些双手出剑的招式,慢慢地领悟到了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的武理,也愈发察觉到了二者之间的沟壑,我因为习惯始终无法搭起一座桥梁连接单手剑和双手剑,于是我决心放弃双手剑,寻找一把更称心如意的单手宝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