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雨水取来砂锅淘好米并加入适量水放上炉火,调至最大火力煮粥作为晚餐主食。
与此同时拿出两个土豆,清洗削皮后切成均匀丝状备用,并切了一些咸菜装盘配餐。
“嗯,你的刀工不错,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切割粗细适中均匀一致。”
何雨柱站在一边边看边点评。
等到粥煮好移下炉灶后放到盛着冷水的脸盆里迅速降温,以便稍后享用时不被烫口。
接着开火烧锅,因为每月每人只三两油脂供给量限制使用极其微量入锅。
想想现在日子与未来不同,如今或许连一餐饭都无法承受,更别提后人包饺子馅都要倒数两油进去的奢侈做法。
锅烧热后添少许辣椒面与蒜末爆香,倒入土豆丝快速翻炒再撒盐调味,在七八成熟之际淋些许醋混炒片刻立即出锅。
“嗯,这菜调味恰到好处,火候掌握得当,至少超过了九成九的家庭主妇水准。
以后条件好了,那些复杂的大菜你也多试试手。
并不是要你去做厨师伺候别人,而是至少什么时候都不会委屈了自己。”
何雨柱用筷子夹起一点尝过后说道。
“那是自然!这些年我早看会了。”
何雨水回应了一句,然后将水壶放回炉灶上,轻轻关上了火门。
“这粥煮得也正好,不稀不稠,每一粒米都煮得很软烂。”
何雨柱盛出两碗粥,端起自己的喝了一口,继续夸赞一句。
孩子们做家务时给予表扬能带来好的情绪价值,让他们更乐意做事,而且这些话也是实打实的真心话。
毕竟出身于厨师世家,从小受环境熏陶,何雨水虽年纪小,但厨艺已经超越大部分的家庭煮夫与主妇,甚至比许多自学成才的厨师还要出色,值得称赞一番。
咸菜丝、酸辣土豆丝配上大米粥,就成了兄妹二人简单的晚餐。
吃完后,何雨水又收拾好碗筷,两人各自回屋洗漱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里,何雨柱下班后跑遍了好几个市场。
从直径和高度都超过一米的大水缸,到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咸菜坛子、酒坛子,再到略大过篮球的小咸菜坛子和小酒坛子,每一类都购置了十个,像蚂蚁搬家般逐步运到空间中储存起来,只留下两个接近膝盖高的带回家用。
他还买了一个中型石磨、一套豆腐模具、两个大圆筛盘、一个大蒸笼以及第二口十印大的锅。
这些东西都是为了日后空间内作物收获后的制作需求——用来酿造果醋、酒,腌制咸菜、酱菜,或者制作豆腐、豆干等食物而准备的。
考虑到今后买东西可能没现在方便,他这次尽可能将还能直接买到的工具和器皿一次配备齐全,甚至为此换出了五条小黄鱼。
但没关系,以后钓鱼的机会还多的是。
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充实完善空间功能,毕竟花出去的钱才是有效的,放在手里也不过是些死物罢了。
一旦建立起初步的生产体系,未来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各类产品的时候,那些黄鱼自会再次回归。
转眼到了六月中旬。
那十个作为母种的红薯秧苗早已栽满一分地,只要持续施肥,后续几个月还可以提供大量新的红薯秧苗。
种植面积要进一步扩展,计划种植二十亩。
这些红薯将成为家畜的理想饲料来源,待红薯大规模丰收,就打算尝试买入几头牛、羊、驴、马或骆驼。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购置几对以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可叹的是因为食物短缺,那七只可怜的小野猪已有一个多月,体重却几乎没有增长,仅多了不到十斤。
如果在野外,在这样一个正常的年份环境下,一个多月它们起码该长二十斤左右,到秋天便可达到百斤并且具备性成熟能力。
当然,雄野猪想要拥有交配权至少还得再过一年,自身至少得重二百斤以上,才有机会在争抢配偶的斗争中获胜。
每逢周末,何雨柱都会去城市周边各个集市逛一遭,见到尚未备齐的物资就会补充些许。
因缘际会,此次竟幸运购入十几斤干玉米粒和一斤生芝麻,并各自分别种下了两亩地和一亩地的规模。
至六月中旬冬小麦收割季开始。
周末之际,何雨柱骑车环绕城外一圈,路过麦田之时随手从每平方米摘下一颗小麦样本,丝毫不引人注意。
如此游走半日下来,储存在空间里的冬小麦已经有几十斤重,差不多够播种几亩土地所需。
虽已过了春小麦种植时节,但何雨柱仍决心将这些小麦全部撒下,共计耕种了五亩地。
就这样,将其视作追加播下的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