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城南门,徐碧麟勒马驻足。
城楼上旗帜已换,崭新的赵字旗旁,竟并列着一面徐字大旗。更令人惊讶的是,城门守军同时行皇室礼与军礼。
看来幼薇已经开始了...徐碧麟喃喃道。
章邯低声道:主公,入城后先去哪?皇宫还是
先去找裴南苇。徐碧麟毫不犹豫,她在信中说有事相商。
裴南苇临时下榻在城南一处宅院。见到徐碧麟,她屏退左右,直接扑入他怀中。
你没事...太好了...她声音哽咽。
徐碧麟轻抚她后背,却感觉她身子微微发抖:怎么了?是不是受伤了?
裴南苇摇头,拉着他的手按在自己小腹上:是这里...多了个小生命。
徐碧麟如遭雷击,一时说不出话来。喜悦、震惊、担忧...种种情绪在胸中翻涌。最终化为一个紧紧的拥抱。
什么时候的事?
你出发去剑冢前那晚...裴南苇脸颊微红,本想等你回来再说,但...
但幼薇需要我公开支持双帝制。徐碧麟接话,现在情况更复杂了。
裴南苇却出奇地平静:其实...我和幼薇谈过了。
谈什么?
关于未来。她抬头直视徐碧麟的眼睛,若你称帝,后宫不可能只我一人。与其让那些世家女入宫争宠,不如...
徐碧麟捂住她的嘴:别说了。我不会为了政治牺牲你们任何人。
裴南苇拉下他的手,轻声道:不是牺牲。我和幼薇...已经达成共识。
徐碧麟正欲追问,外面突然传来急促敲门声:侯爷!宫里出事了!赵显陛下突然昏厥!
二人匆忙赶往皇宫。一路上,徐碧麟注意到街道两旁的百姓非但没有恐慌,反而有种奇特的期待感。有人甚至对着他的马队跪拜,口呼帝君。
金銮殿内乱作一团。赵显躺在龙椅上不省人事,鱼幼薇正用血脉能力为他稳定生机。
是巫族残毒发作。她看到徐碧麟,眼中闪过喜色,需要帝血中和!
徐碧麟上前割破手指,将血滴在赵显眉心。片刻后,少年皇帝悠悠转醒,第一句话就是:姐夫...你来了...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这声姐夫无疑坐实了徐碧麟与皇室的关系。
陛下无恙便好。徐碧麟行礼,转向群臣,关于双帝制,本侯有话要说。
他走到大殿中央,太阿剑突然在腰间显形,发出威严剑鸣。所有人心头一颤,不自觉地低下头。
离阳现状,诸位心知肚明。北莽百万大军压境,各地藩王拥兵自重,若无非常之策,亡国灭种就在眼前!
徐碧麟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双帝制非为徐氏谋私,而是权宜之计。赵显陛下主祭祀、定礼仪;本侯主军政、理万民。待天下太平,自当归政于赵氏。
他顿了顿,突然单膝跪地:若诸位不信,徐碧麟今日可立血誓!
这番举动震惊全场。鱼幼薇适时补充:徐侯爷为救太安百姓险些丧命,如今又救陛下于危难。如此忠心,天地可鉴!
沉默片刻后,左相率先跪拜:老臣...愿遵双帝制。
有人带头,其余大臣纷纷效仿。就在仪式即将完成时,殿外传来洪亮通报:
北凉世子徐凤年到——!
徐凤年一身戎装大步而入,身后亲卫抬着个沉重木箱。他环视一周,冷笑:好热闹啊。弟弟要当皇帝,怎么不通知兄长一声?
气氛骤然紧张。徐碧麟正要解释,徐凤年却突然掀开木箱——里面赫然是北凉虎符与徐骁的帅印!
父亲临终前交代,北凉军权迟早要交给你。徐凤年将箱子推到徐碧麟面前,今日我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完成这个承诺。
他单膝跪地,声音铿锵:北凉三十万铁骑,听候新主调遣!
这一跪,跪碎了所有质疑。连最顽固的老臣也不得不承认,徐氏兄弟这是要联手擎天了。
三日后,太庙前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仪式。赵显正式登基,改元天启;同时册封徐碧麟为镇国帝君,共掌朝政。史称双日同天。
天启元年,夏。
徐碧麟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俯视太安城全景。三个月来,双帝制运行平稳,赵显负责的礼制改革深受士林好评,而他推行的均田令也让流民渐得安置。
主公。诸葛亮手捧竹简走来,最新统计,北方三州已开始夏收,但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恐有涝灾。
徐碧麟启动【天命推演】功能,眼前浮现未来景象:若按常规调粮赈灾,江淮饿殍遍野;若提前开仓放粮,则能平稳度过...
传令。他当即决策,即刻调江南储备粮三十万石北上,同时命范蠡从蜀地购粮补缺。
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